同行書 - 彭浩翔

同行書 - 彭浩翔

到釜山影展一個星期,除了開會,還半作度假,因此帶了幾本薄書,作為一日完小說同行。
徐四金《低音大提琴》,乃作者首個舞台獨幕劇劇本,一個樂團中低音大提琴手的喃喃自語,暗戀着樂團女高音,卻發現自己從不被注視,甚至連那女生唱出來的音,自己也無法拉出來。
筒井康隆《爺爺》,清新得恍如宮崎駿動畫。少女珠子發現家人絕口不提的爺爺,原來一直坐牢,其後放監回家。於是她重新和爺爺發展出一段看似平淡,但又充滿江湖恩怨味道的爺孫關係,奇怪為甚麼日本沒有人把它拍成電影。
彼得.韓德克《夢外之悲》,作者因祖母自殺,決定寫關於其生平故事。書中敘述奧地利人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悲哀,女人們互相的問候不是「今天你好嗎?」,而是「今天好點了沒有?」
傑克.倫敦《野性的呼喚》,透過牧羊犬巴克被園丁綁架送往阿拉斯加,為淘金者拉雪橇的經歷,從而帶出上世紀在淘金熱潮中極地人們的生活。要看不妨買商務出版的「文學PLUS」的版本,當中加插不少當年淘金者照片,比較能讓人了解那窮山惡水的環境,增強不少感染力。
除了看完此四本外,也帶了未看完張中曉的《無夢樓隨筆》同行。可是結果都沒有把它看完,因為在機場免稅店,又買了施明德的《囚室之春》,也只看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