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沒有泡沫何來股災

英之見:沒有泡沫何來股災

同是萬八之上,今次當然比2000年的高位硬淨,恒指PE只是十幾倍,還要是不足15倍的lowteen,又沒有主題泡沫,硬計死數的話,國壽(2628)、富士康(2038)等可能是,但大部份股票的估值都不算太過份。
要再向上其實不難,不過我們要明白,港股估值比以往低,是理所當然的現象。首先,全球一體化是帶來一些商機,同時也帶來挑戰,到底企業是否可以在這個浪潮最終仍是勝利者是有風險,因為競爭者將由本地企業,擴大至全球企業。而電腦將人拉近,住在上海和住在香港,分別已極小,何必忍受香港的空氣。全球一體化和資訊科技發展帶來的商業風險,是需要反映在股價之上。

港股估值偏低有因

第二,是不少港股已被邊緣化,欠缺上升的動力,自然估值不高,拉低平均數。香港主要靠金融及地產,雖然仍是一個可以頗賺錢的地方,可是假若和中國相比,香港提供的想像空間太小,還未計剛才所說,地產未必穩陣,以及炒股代替了炒樓的問題。投資者大部份都是資源有限,自然是買想像空間大的中資股,而看不上主力仍在香港的大公司。
第三,衍生工具太發達。這個現象表面上是雙面刃,上升的時候推波助瀾,下跌時落井下石,和估值的關係不大。可是波幅增加,投資者入市便要預算風險,肯付的代價比較低,亦是令股票估值偏低的主因。
所以估計市場指數遠比以往困難,投資者忽然看上被邊緣化的本地藍籌,又或者一路用萬佛朝宗、狂挾中移動(941),恒指上19000甚至20000也不出奇。但現時氣勢如虹也是如此保守,勢色稍稍不對,更加保守並不出奇,要有大調整其實亦相當易。唯一可以下結論的,是短期內要像97年和2000年爆發下跌超過一半的大股災,機會極微。升市不做大泡沫,要狂跌便不容易。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