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內人隨筆:為甚麼今年股市可以長升長有 - 尹思哲

案內人隨筆:為甚麼今年股市可以長升長有 - 尹思哲

自從年初思哲和一班老友(包括自稱熊證之父的鄰居金手指孫柏文)已經開始擔心股市升勢將要轉勢,怎料一眨眼便是半年,升市不但未有出現逆轉,甚至連比較具規模的調整也沒有。當然,我們這群基礎因素分析擁躉,不相信所謂技術分析,對時間的把握會差一點不足為奇,可是偏離了整整六個月,當中總有點甚麼出了錯,也實在是丟臉。
當時看淡的理由其實很簡單︰美國的樓市泡沫已經到了不得不爆的地步,同時間通脹在聯儲局連續加息十多次後亦不見得有受控迹象。無論哪一端出亂子,都會令美國經濟再次步入寒冬。若樓市爆破,美國信貸將忽然抽緊,那些靠槓桿放大的投資也必然要離場;若是通脹繼續失控,令營商成本持續上升,可是企業在競爭下未能將成本轉嫁消費者,最終只有勢必蠶食盈利,股市也只好向現實低頭。事實上,現在客觀的數據反映,通脹的確未受控,早幾天公布業績的WalMart也反映了通脹對企業盈利的影響開始出現,不過大市氣氛似乎沒有因此受影響。
為甚麼股市可以將壞消息當好消息炒?為甚麼今年股市可以長升長有?原來基礎因素派的分析忽略了兩個最重要因素︰OilMoney和日本那欲斷難斷的超寬鬆貨幣政策。
現在每日石油需求量大約8400萬桶,這個數字仍不斷上升。油價由98年最低近10美元一桶,至早前近80美元一桶,價格升幅近8倍,不過石油的需求量既沒有下跌,而不少國家的石油出產成本亦沒有大幅上升,過去幾年來累積的利潤上數萬億美元。加上中東國家的回教金融體系,不容許借貸活動,龐大的OilMoney惟有流向已發展的市場,股市自然是受惠者之一。

「騎呢蘇」日圓氾濫市場

另外一個令資金長期超值的原因,就是日本央行由93年開始的低息政策。
日本經濟長期封閉,令國內競爭力長期滯後,終於在90年代初鬧出病來,才發覺原來不少「騎呢蘇」(Keiretsu︰政府默許下的壟斷性財團)的賬面富貴,原來是建基於互相借貸之上。當時的日本政府以為,只要阻止經濟萎縮引發的連串債務問題,待時機一到日本便可以重新振作起來,所以日本央行也由這時開始大幅減息,一方面以為可以靠日圓氾濫市場振興經濟,另一方面以低息來為負債纍纍「騎呢蘇」以時間換取空間。
怎料日圓氾濫竟然變成了流出國外的游資,也有不少人以低息借來的日圓買高息貨幣的CarryTrade獲利,同時間,日本唯一經濟支柱出口工業在同時遭中韓兩國從中下路夾擊,日本要到90年代末翻身無望之時才肯面對現實,讓「騎呢蘇」自行承受痛楚。政治上,這是那個像馬施特博士的小泉上台之時。事實上,一直以來小泉面對無論在政治抑或經濟上都老樹盤根的「騎呢蘇」,改革差不多可以說以進兩步退一步的模式進行,甚至到了鬥爭最白熱化的時候,連小泉一手捧紅的Doraemon堀江貴文,也要成為政治犧牲品,可見日本的封閉程度有多嚴重。
到今年初日本宣布要放棄超寬鬆貨幣政策,有不少人以為日本終於可以走出「騎呢蘇」的魔掌,貨幣市場也曾經出現過一陣短暫的轉勢。今年5月中,日圓曾挑戰110日圓兌一美元的高位,也令不少CarryTrade要拆倉離場(當時不少高息貨幣滙率受壓可見其影響之廣泛)。
不過後來日本財政部出手要求日本央行暫緩加息,放棄超寬鬆貨幣政策,也成有名無實的口號。事實上,今年中日本央行行長福井俊彥牽涉入村上基金醜聞,時間上跟加息決定的日子也太過巧合,誰知道究竟那些負債纍纍的「騎呢蘇」有沒有從中作梗?背後究竟是否像堀江案一樣政治化呢?
雖然日本象徵性加息四分一厘,但仍未改自從6月起日圓反覆下挫的走勢,也說明了沽日圓買高息貨幣的活動仍然活躍。要知道,只有一天日圓借貸仍然是近乎沒有成本,世界各地都會充斥着這些「平錢」。事實上,現時支撐着世界股市樓市的,不少就是這些0.25%息的資金。

水漲不一定船高

澳洲麥格理銀行欲收購電盈資產,雖然一時間弄得滿城風雨,不過反正電訊作為公用股的能力已大不如前,又焉知不是塞翁失馬?其實麥格理強項多的是,例如基建和水務市場便是這群澳洲幫的看家本領。多星期前,麥格理以150億美元收購完英國大型水務公司ThamesWater,上星期又以14億美元入股德國水務公司Techem,並將兩間公司納入其歐洲基建基金之內。無獨有偶,兩星期前Barron's也有專題報道投資銀行界對水務趨之若鶩的情況,只可惜當中建議的股票一般香港人買不到,但其實全球水務市場增長最快的地方正是中國,香港人要是錯過這一浪,實在是太過可惜了。
要知道,大陸水資源分布極不平均,近80%水資源集中於長江及華南地區,而北方地區則長期面對缺水問題,加上水價廉宜,致用水效率偏低,水質更持續惡化。中央也知道要對水利行業特別多加照顧,聲稱未來10年料花費1500億美元於水利基建之上,包括興建污水處理設施及改善供水系統,不過最終仍走不出供水定價市場化一途。不過,經營水務也存有不少風險,特別在大陸,發展時更要跟地方政府商討合作、項目投資金額龐大及投資年期較長等,君不見連愛國人士兼國家領導人霍英東在南沙也要啞子吃黃連,其他外國人要涉足這個策略性行業又何等困難?
不知道是水務熱潮下的春江鴨急撥水,還是投資者憧憬大陸水價將要提升,土炮水務企業中國水務(855)近3個月股價已經上升了17.4%。不過思哲要提醒各位,中水05年度仍錄得淨虧損2501萬港元,不過若將納入公司的非經常性開支員工之認股權費用予以撇除的話,稅前盈利便有1020萬港元。過去兩年公司業績確實有持續改善,若各位對大陸政府有信心,也相信在世貿之下中國可以繼續容許地方官僚為所欲為的話,更加肯定這間大陸的企業管治會繼續改善……中水說不定仍然有一定值博率。
[email protected]

英國的ThamesWater(圖)被澳洲麥格理收購,可見投資銀行對水務趨之若鶩。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