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韓國旅行,最需要調整的,就是接受他們的辣。他們吃甚麼也辣,泡菜辣,石頭飯辣,湯辣,麵辣,烤肉也辣。有天受不了,跑到當地麥當勞吃個漢堡,誰知漢堡也帶辣。
他們的飲食習慣,延續了大韓民族的刻苦性格,食物變化不多,平常多醃製食物,方便長期儲存。菜多肉少,追求飽肚多於味道上的美味。長期刻苦的民族,其飲食習慣多是食物味道很濃,因為這有助掩蓋肉質的不新鮮,當然,今時今日他們自有大量新鮮肉類,只是調味辦法仍一直沿用下來。正如印度愛吃咖喱一樣。聽說在印度,即使入住醫院,每天仍是吃咖喱。當然,他們也奉行的住院病人該吃得清淡一點的觀念,所以他們的咖喱,相對也比較淡。
對我來說,芽菜青椒都是配菜。我們受慣了港式韓國石頭飯的薰陶,在當地叫一鍋石頭飯,你就是找不到牛肉在其中,只有一大堆辣醬、芽菜和青椒,對我們這班食肉獸來說,恍如在地上拿了一口沙拍入口中。慶幸沒有在釜山入住醫院,否則真可以驗證一下,他們是否在醫院給病人的餸菜也會帶點辣。
這種辣,也是韓國人性格剛烈的一種伸延,就正如四川人嗜辣一樣。廣東人好燜燉,因此性格就較為陰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