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三季經濟增長年率由第2季時的成長2.6%急降至只有1.6%,步伐為三年來最慢,導致美元面對沉重沽壓,兌日圓最低跌至117.17,歐元則升破1.27美元而觸及三周高點,促使美元指數跌至1個月新低。
疲弱的經濟增長數據,鞏固了市場對聯儲局下一步將會是減息的看法。由於現時滙市是由息率前景主宰貨幣的強弱,美息見頂,美元所佔息差優勢日後只會收窄而不會擴大,自然引來大量美元沽倉。
事實上,聯儲局在上周的會後聲明中,已指經濟正在放緩,再加上油價下跌和樓市持續降溫,將有助紓緩通脹壓力;至於聯儲局近期一直暗示經濟放緩的最糟糕時期已經結束,市場似乎不太相信相關看法,故美元向下突破近期區間,並不令人意外。美元在大好形勢之下,升浪仍受制於120日圓,歐元亦未有跌穿1.25美元關口,在不進則退的大原則下,稍有利淡消息出現,美元便易跌難升。
踏入了11月份,距離美國中期選舉愈來愈近,目前的經濟環境仍利好執政黨取得優勢——美股剛創歷史新高,美滙也不見得大幅下瀉的危機。要保持這方面的優勢,布殊還可借助他提拔的朋友幫忙。
政經難以分割
表面上,美國政府與聯儲局各司其職,而決策也是獨立的,但明眼人都知道政經難以百分百分割,尤其新任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和財長保爾森均是由布殊親自任命。在息口問題上,前者可繼續揮動息率魔術棒,一時指息口有下調機會,便可刺激消費、推高股市;一時指息口仍有需要上升以壓抑通脹威脅,便可穩住美元跌勢。在此情況下,美滙將續呈牛皮局面。
本周市場最關注的數據,自然是美國本周五公布的就業數字。美元會否出現被打落水狗的情況,將很視乎美國創造職位的能力,尤其是9月的修訂數字會否大幅調高。
陳鳳翔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助理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