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提到民主黨與民建聯兩位前主席李柱銘與曾鈺成,猶似一對歡喜寃家,經常在立法會內辯論針鋒相對,馬丁是一位資深大律師,辯論當上庭,乃家常事,而曾鈺成讀數學,強於邏輯思維,亦是好辯之士,而曾鈺成更是民建聯領導層當中英文最好的一位,故兩人的辯論往往由立法會伸展到外交界飯局和國際傳媒層面,雖是「敵人」,其實就像長毛與范太那樣,議會上若少了對方可能都會稍嫌寂寞。
施政報告上周四辯論,兩人又在立法會「搞針對」,事緣馬丁在壹週刊寫了一篇「大市場、小政府、巨中央」,批評煲呔將香港發展主動與內地的「十一五」主動扯上關係,將香港的經濟規劃納入「十一五」之內,實質是甘願放棄高度自治,甚至將特區經濟發展路向主權交予中央,任由北京牽特區鼻子走。
誰料就引起曾鈺成的反擊,用"Obsession"(情意結或者擺脫不了的思想)批評馬丁討論「十一五」並非討論經濟,依然走回批評政府與中央的路子,而林瑞麟在馬丁離場後抨擊指其「杯弓蛇影」,又說「香港各方面擁有高度自治」云云,其實林D9與煲呔心中自知,特區政府在政治方面擁有多大的高度自治?D9除了廢噏之外,只剩下向北京交心!
馬丁事後說,他當年初入草委就是給李儲文𠱁到以為「民主協商」是好嘢,沒有附和廖瑤珠反對該字眼寫入基本法,其後看了李怡在信報撰文,他才知道大陸的「民主協商」是怎麼一回事,可惜知衰已太遲!
吸取教訓,他才對煲呔突然將香港納入「十一五」有那麼大的戒心,而且香港與珠三角的經濟合作,利益攸關,不言自明,自然融合,何需自動獻身將自己納入「十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