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山 - 鄧達智

青 山 - 鄧達智

廣州與上海的住處跟香港老屋不同,是那種用電梯上落一棟三十八層,每層四伙,定性一千到二千方呎間格相同的類別,一種自己過往一直抗拒的住屋模式。床頭置數本自己讀極不厭,合自己易明的的書,臨睡翻翻,叫空間不顯陌生。讓時間千錘百煉的故事及文字讀來予回家況味。連續數晚,只讀辛棄疾《賀新郎》「……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比較着「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溝渠」)。基本上,是個不錯的人;普通、平常、清貧、善行。如果讓我在一個沒甚麼雜人、噪音的空間,做人做事的成績比較好。有人認為Expressive,那只是多年留聲機運作學似了哥鸚鵡。性急又藏不得微塵,是以脷舌比較蠢,說少了也說多了。
人對人,如同人期望(他也不肯定,所以用上「料」)青山與自己的關係,直接、相對、互為欣賞,豈人間美事?然而人與人之間的欣賞,更多時候只是一份功能上的利用價值;是以青山的意義更顯單純,青山無言無求,似一位摯友,全心全意。
近來大忙,每天唯一空閒,睡前十數分鐘,重複讀着青山看我,我看青山的關係,思念着一些遠方或很近卻很遠的朋友:例如B,除了跟他問症,例如C:除了問她法律意見。例如JT:問字問典故……尤其B,曾經遊山玩水,最親密的看山好朋友,不用二心,疏離只因柴米油鹽兒女生活逼人。
遇Project,人口更眾,人事更雜。他們都說閣下浮生若停止鐘擺,物質重複而單調,營役何用,何不享清閒?
物質要求單調,但最怕今天重複昨天,明天再走今天;人事利益是一條反覆的線,提供一回又一回挑戰,與不泛趣味。命數有定,未到驀然回首,那人仍未站到燈火闌珊處,還需眾裏尋他千百度。
收工時分真的到了,了卻利益雜事,人與青山相見莫言,都清晰如新,嫵媚不用「料」字去懷疑,才算一份到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