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殺孢子菌 病人要冒風險<br>港牙醫消毒爐7.4%不合格

未能殺孢子菌 病人要冒風險
港牙醫消毒爐7.4%不合格

【本報訊】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就牙醫消毒爐殺菌能力,進行全港首個測試,結果在植菌測試中,發現7.4%接受測試的牙醫診所消毒爐在首階段不合格,未能殺死頑強的孢子菌。立法會醫學界代表郭家麒指,這有可能滋長缺氧細菌,病人有感染其他疾病的風險,建議當局監管牙醫及西醫的消毒爐;但牙醫委員會主席曾翼生指,牙醫的消毒爐有正常消毒程序,屬牙醫的基本知識範圍,相信目前的消毒程序沒有問題。 記者:梁美寶

現時全港有逾1,000名私人執業牙醫,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就牙醫消毒爐的功效進行自願性抽樣普查,04年起抽樣邀請175名執業牙醫,進行培植孢子菌測試(sporetest),即生物測試系統,主要檢查消毒爐的殺菌能力,有關報告稍後將公開發表。

頑強惡菌包括愛滋病

港大向每名接受測試的牙醫寄出問卷及兩支生物測試系統,牙醫只要按日常的消毒程序,然後將兩支生物測試系統放在消毒爐中,消毒後再將菌寄回港大,再由牙醫學院進行植菌測試,若植菌後沒有孢子菌,即代表該爐有效殺死頑強細菌,包括肝炎及愛滋病病毒等;若首次無法殺菌者,港大會讓牙醫再進行第二次測試,若仍未能通過,則代表對方的消毒爐未完全發揮殺菌功效,或消毒程序出錯。
結果發現,在接受測試的175個牙醫診所消毒爐中,有7.4%,即13個消毒爐未能在首次達標;當香港大學牙醫學院邀請對方再一次進行測試之後,結果仍有兩個、即1.1%的消毒爐未達標。
負責研究的港大牙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陳維國稱,用以測試的孢子菌很難被殺死,故未能殺死孢子也不代表不能殺死愛滋病毒或肝炎等病毒;但未能達標,代表消毒程序或該消毒爐本身操作出現問題,應進行檢查,以免令病人出現交叉感染的危機。

暫沒有特定部門規管

現時本港沒有特定部門或法例規管牙醫的消毒爐,靠執業牙醫自我規管。有醫學界人士建議,本港仿效美國、澳洲等,要求牙醫診所定期進行植菌測試,作出紀錄後寄給衞生署,並公開有關資料,以保障市民的權益。
牙醫委員會主席曾翼生指,現時牙醫的消毒爐有正常的消毒程序,屬每名牙醫的基本知識及處理方法,他們早於修讀牙醫課程時,已懂得這些基本方法,相信牙醫業界的消毒爐消毒程序無問題。
衞生署表示,該署轄下的牙醫診所消毒爐均有定期測試,至於私家牙醫診所的消毒爐,則由牙醫自行負責。

港大牙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陳維國說,牙醫常以高溫消毒爐消毒用具。用具放入消毒袋消毒袋事後會轉色,以示完成殺菌程序。

用具放入消毒袋(圖)消毒袋事後會轉色,以示完成殺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