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的孩子都大了,許多已去外國留學。
孩子離開了身邊,父母的反應也各有不同。有的父母感到非常失落,到底是從小纏在身邊,乖也好,搗蛋也好,音容笑貌,已是屋子裏一道風景。有一天孩子飛走了,家裏忽然靜了下來,想找個生氣的對象都沒有,心裏只懸着空空的記掛。
有的朋友便因此憂鬱起來,茶飯不思,做媽的,以淚洗面,條件好的,一個月飛一起倫敦、三藩市,說是去照顧一下孩子,其實還是填補心中的空虛。
這種日子,也有個適應階段,適應期有長有短,我認識一個朋友,兒女已去英國留學三年,依然如剛走一般,天天提心懸念。
也有很看得開的朋友,兒女一走,頓感輕鬆,前兩天跟一個兒子去了美國讀書的朋友聊天,他說:「哇,唔知幾過癮!」
他說兒子走了之後,夫婦兩人好像一下子卸下了一份工作,有退休之感,兩個人過日子,輕鬆得多,想約朋友聚會,想出外旅行,真是坐言起行,鎖上大門就走。
朋友問我:「你女兒什麼時候出去讀書?」
我說還沒打算,但這個星期她學校搞旅行,去了德國。
「那你有沒有覺得很輕鬆?」
是覺得挺輕鬆的,那天晚上在家吃完飯,周寧提議從寶馬山徒步走去「崇光百貨」買個砂鍋,坐慣車的人,何曾試過如此「壯舉」?正當興致勃勃沿山而下,女兒打電話來,問我們在幹什麼?我將「壯舉」告之,隔了萬水千山,笑得她大嚷:「你們太無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