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農作物殘留毒素不時肆虐,令香港市民食用時感到憂慮。我九十年代末放棄了二十年的新聞工作,投資拆除農藥分子結構生產線,踏實而不須利用名人關係協助下,為市民提供安全食物。 撰文、攝影:李劍昌
我曾經為了做有機農夫,赴廣州華南大學屬下的仲凱農業學院,修讀植物保護系,研習治蟲及防蟲,亦投資有機農作物;但後來發現這方面的生產時間太長,合格的耕地又太少,以至產物售價高昂,八十元一個蘋果,十六元一斤菜,令消費者望而卻步。
機緣巧合下,我認識了中國一位高姓博士,他利用高能電子殘留農業處理系統,協助拆除中醫藥材的農藥,我靈機一觸,想到農作物亦可利用這個淨化系統,兩人一拍即合,在屯門建立生產線,今年八月初正式投產。
………………………………
簡單來說,高能電子殘留農業處理系統是拆除農作物分子結構,成為無毒狀態。過程是利用高能量電子射線,在一厘米乘一厘米面積下,發射二點三億條射線,直入根莖分解殘留農藥,切斷農作物內的化學分子的生物鏈;這等如以一無形刀網,切線擊碎裏面物質,將農作物的鉀、胺和磷元素的生物電重新排列,形成負極和正極分別在內外,使不再互相吸引與復合,毒性消失,然上述的鉀、胺和磷則仍存於農作物。
………………………………
經處理後的農作物可還原鮮味激活營養,絕無農藥殘留的苦澀,色澤更鮮艷;且農作物內部分子幼細,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這個系統經過權威的化驗機構認可,使用國際最嚴格檢測標準,確保食用安全;而系統每小時能處理一噸(1,680斤)農作物,售價只高於市價15%至20%。目前我的公司已在牛頭角和元朗有專賣店。
………………………………
一些曾經試食無毒農作物的朋友,都給予正面評價。我個人認為,目前世界各國或地區政府都對具有農藥的農作物採守勢態度,只管定下不超標標準就可入口的原則,但其實農藥一旦進入人體就不能排出,其積聚可能會激發病變;高能電子殘留農業處理系統是其中一個積極方法,除了使食用者擁有健康生活,長遠來說也可直接及間接減省政府的醫療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