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常與父親到麥花臣球場踢球及看他比賽,與他對賽的球員或隊友,在當時為現役或後來成為甲組球員,所以在70年代初開始,培養出到球場觀看甲組球賽及留意球壇動態。精工、寶路華、南華、愉園、流浪等各有捧場客,就算是閒日在花墟場舉行的日賽,也有不錯的入場人數,相對今天的本地球壇一片死寂,不禁欷歔!
聽講波如置身現場
當時沒有今天那麼多直播,不能夠到球場看球時,只好聽阿叔及何老鑑在電台講波,恍如置身球場觀看。最深刻的球賽,是香港對北韓的亞洲盃外圍賽,要經過加時及十多輪的12碼才可分勝負,堪稱經典!
如今小兒已升上中一,並入選學校足球隊,經常給我示範如何使用施丹轉身、「C朗」插花、卡路士重炮,使我啼笑皆非;亦令我想起當初踢足球時,何嘗不是學「大頭仔」胡國雄的花巧、邦廸的扭波、赫捷臣的傳中?不知道何時本地才能再有偶像球員?李錦輝
球迷天地歡迎大家投稿!!
逢周日刊登的《球迷天地》誠邀讀者來稿暢談球壇的人與事,或盡訴足智彩的是與非,字數約為350字,謹記隨稿附上真實姓名和電話作聯絡。文章一經刊登即可獲Nike送出的巴塞隆拿、阿仙奴或國際米蘭T恤1件,得獎者將獲電郵通知。來稿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