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昨傍晚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終年83歲。早於今年中政圈已盛傳霍病重,中央派人接他到北京治療,據悉香港曾派出專家到內地參與會診,但其病情始終無法好轉。霍英東是北京少數極之信任的香港人,由中英前途談判、起草《基本法》、以至中央欽點董建華任特首,霍英東都扮演積極參與角色。
本報今日凌晨接觸到霍英東長子霍震霆,他在電話中以低沉的聲音表示暫時不方便說話,今天會再交代。本港政界人士認為,霍英東一生為中國貢獻,是北京眼中最忠誠愛國者,恐怕霍老死後,北京再難在香港找到其他人取代他的位置。
胡錦濤三周前曾探望
霍英東於1984年曾患上癌症,2003年底復發。今年3月人大、政協開會期間,霍突減少露面,外界已猜測他健康再出現問題。今年7月再度傳出他病重,中央派專機接他到北京治療。據悉香港方面曾派醫療專家到內地參與會診,其子霍震寰今年8月一度表示父親的病情無大礙,並快將回港,但專家始終無法扭轉病況。
有親北京人士稱,其實霍英東病情一直反覆,更曾多次傳出惡化,所以霍家中人已做好心理準備,早前就有傳媒拍到霍家長子霍震霆帶同兒子到北京,似是見父親最後一面。又有消息指,國家主席胡錦濤三星期前曾探望霍英東,一周前數度傳出霍老病危至彌留狀態;到昨晚七時,一直在北京協和醫院留醫的霍英東終於難敵病魔,終年83歲。
霍英東一生深受北京信任,主要是源於五十年代韓戰爆發,國際對中國實施禁運,當時經營航運的霍不惜冒險以自己的船隊運送物資到大陸,打破國際封鎖,結果令霍英東贏得北京信任,自此也在中國政壇地位不斷上升。可是也令他成為港英打壓目標,60年代他興建的尖沙嘴星光行商廈,就因無法鋪設電話線,被迫賤價出售。
回歸之後淡出港政壇
在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期間,霍利用他在香港影響力協助北京拉攏商界支持,除率先支持香港回歸中國,又多次帶領香港商界人士到內地、擔任《基本法》草委、特區預委會及籌委會工作,並且支持董建華當特首到1993年,霍英東更獲北京任命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成為少數可以晉身國家領導人的香港人。
回歸後霍英東健康大不如前,已逐步淡出香港政壇,直到2001年董建華民望低落,霍英東再次支持董建華連任,在董競選大會上高呼「我挺董」,力撐董建華。自此以後,霍已甚少露面,只會出席每年北京舉行兩會會議,以及國慶活動。
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對霍英東病逝感到惋惜及傷心,他讚揚霍英東生前為國家以及香港過渡作出很大貢獻,他的地位暫時無人可代替。
全國人大港區代表李鵬飛與霍英東認識多年,對他去世感到惋惜,他讚揚霍英東一生為祖國貢獻,令他在港英時代受到迫害,中國政府對霍英東也極之信賴,對他十分照顧。此外,霍英東對內地、香港體育事業發展也做了很多工夫,特別是發展中、港兩地足運,霍英東功不可沒。
李鵬飛指出,由於霍與北京關係十分密切,北京才會找他做政協副主席,相信短期內北京難以找到其他香港人,代替他的位置。
難有港人代替其地位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張文光也讚揚霍英東是愛國者,終身為中國作出貢獻,即使八九年民運開始,他最初也持正面態度,直到六四事件發生,中央定調,他才改變立場。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霍英東地位難有港人可以代替,但他與特首曾蔭權的關係,遠不及與董建華密切,對香港政治影響有限,可是隨著霍去世,香港再難有像霍一樣地位的人,可以向北京直接進言。
霍英東的死訊傳出後,不少市民迅速在網上回應,有網友直言:「雖然唔係好鍾意佢,但好尊重佢有別一般土共老左和那些忽然愛國者。」有網友則說:「有啲傷感,雖唔識佢,但由細到大都聽到佢個大名,真係有香港有佢。」也有市民關心霍老會歸葬香港,還是埋骨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