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機載激光炮 揭星戰新章

波音機載激光炮 揭星戰新章

北韓和伊朗銳意發展核武,令大殺傷力武器擴散的風險大增下,美軍的導彈防衞盾前天(周五)增添一名生力軍──機載激光炮。波音公司前天將這架機頭裝了激光炮的飛機,正式付運給導彈防衞局測試,標誌導彈防衞盾和激光武器進入新里程碑,令電影《星球大戰》中的激光武器有望成為現實。

美軍耗資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研發的機載激光炮,其實是將一架波音747-400F貨機改裝而成,機頭安裝了一具功率強大的化學氧碘激光炮,用來攔截來襲導彈。這件武器是由波音、洛歇馬丁(LockheedMartin)和諾思羅普格魯曼(NorthropGrummanCorp.)三大軍火商合作研製。洛歇馬丁負責射擊控制系統,諾思羅普格魯曼則負責激光部份,餘下則由波音負責。

交付美軍測試空中導彈盾

洛歇馬丁副總裁格雷厄姆(DougGraham)在付運飛機的儀式上,形容機載激光炮是「革命性」武器,美軍導彈防衞局空軍中將奧伯靈(HenryA.OberingIII)更說:「這不是我見過最美的飛機,但卻是最出色的一架。」
奧伯靈指,機載激光炮在過去進行的地面測試中相當成功,預計2008年進行首次空中導彈攔截測試後,可望在10年內正式成軍。機載激光炮一旦測試成功,標誌美國在陸基和海基導彈盾之外,再加入空中導彈盾,意味導彈防衞盾大致完成。
對於有人指建造機載激光炮是將《星球大戰》的幻想成為現實,奧伯靈說:「我相信我們正在建立打敗邪惡部隊的正義之師,為美國人製造首把激光劍向前邁出重要一步。」

導彈髹反光塗層可避激光

軍方和軍火商大讚機載激光炮,但克林頓時代負責武器測試的國防部前官員科伊爾(PhilipCoyle)卻大潑冷水,質疑機載激光炮的功效,「敵人只需要在導彈上加上一層具有反光能力的塗層,就可以將激光反射到其他地方,導彈絲毫無損」。
導彈防衞局卻反駁科伊爾的說法不切實際,因為即使導彈髹上反光塗層,導彈發射時造成的磨損,已足以令塗層失去功用。
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