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熱戲:《地海傳說》新導演太急進

非常熱戲:《地海傳說》新導演太急進

由《風之谷》開始,20年來宮崎駿保持水準,不曾讓觀眾大失所望。仗着父親的名聲,繼續由Ghibli工作室負責製作,宮崎吾朗能否秉承佳績?
繼《哈爾移動城堡》後,《地海傳說》同樣改編自外國小說,娥蘇拉勒瑰恩(UrsulaK.LeGuin)的《TalesfromEarthsea》。原著系列與《TheLordoftheRings》及《TheChroniclesofNarnia》齊名,合稱「三大奇幻小說」。電影《魔戒》及《魔幻王國:獅子.女巫.魔衣櫥》空前成功,《地海傳說》大有條件再下一城。宣傳以「四星期日本票房冠軍」作招徠,但其實相比起《哈爾移動城堡》的連續九星期冠軍,《地海傳說》成績並不算彪炳。
電影主要取材自同名小說系列(共六部)的第三部《地海彼岸》(TheFarthestShore)。從故事中段切入,自然比從頭說起困難,要駕馭得好,需要有足夠的編、導能力。宮崎吾朗尚無任何動畫及電影製作經驗,便急進地擔起導演一職,更兼任編劇,這大概解釋了此片何以肇端不清,結構鬆散。
阿倫的心魔從何而生?這心魔何以誘發他刺殺父王?雀鷹感應到世界失衡,出發尋找真相,但當遇上身懷玄奧的阿倫,卻又不見得他有何策略。同樣地,巫女蜘蛛心急得到永生,行動卻如守株待兔──整部電影瀰漫着一股無可無不可的氛圍,角色有氣無力,劇情推進緩慢,慢得令人打盹。導演最賣力經營、花上最多篇幅的部份,是以油畫筆觸繪畫的風景。這種作畫風格在宮崎駿電影中從沒被大幅採用,效果的確饒富詩意,但我想沒多少觀眾只甘於欣賞畫功。樂此不疲地展示新畫風,到底是為了滿足觀眾,還是為了幫助宮崎吾朗別樹一幟?
飛龍在天的場面,過往只能靠動畫來呈現,如今借助電腦特技,任何幻象也能在真人電影中活「龍」活現。以動畫形式改編《地海傳說》,優點應該在於「生動」兩字──奇趣可愛的角色造型;變化多端的面部表情;比成龍更要敏捷的身手,諸如在崩塌的階梯上逃命──在宮崎駿電影中溢滿的生動感覺,在此片無迹可尋。人物少,造型呆板,劇情不緊湊也不惹笑,訊息傳遞流於表面幾近說教。
宮崎吾朗在此片的官方部落格中坦言,爸爸曾大力反對他執導此片。有報道指宮崎駿於試映會觀賞此片約一小時便離席,在結束時返回,然後在慶功宴上託製作人員傳話,評語是:「很樸實的做法,很好。」
撰文:阿童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