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明
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涉嫌貪污,不待法庭審訊查明即被革職。這在新中國政壇並不奇怪。法庭將來的裁判,早由政府決定了。
同樣不奇怪的,是陳良宇一朝革去職權,他的所謂惡行就陸續傳出。《人民日報》前副總編輯周瑞金最近撰文說,一九九二年,中共領袖鄧小平「南巡到上海」,下榻西郊賓館,陳良宇當時只是黃浦區長,「竟然斗膽擅闖賓館」,要打網球,被中央警衞阻攔,還大發脾氣,最後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打電話問他「究竟有幾個頭顱」,把他當場斥退。長官車駕所到,不迴避者殺頭。周瑞金實在把新中國國情描寫得淋漓盡致。
現在我們不妨看看舊中國。清朝濟南知府何棪一天獨遊大明湖,薄暮回家,將到家門,撞到一個醉漢。那醉漢破口大罵:「咱老子出門,孰不讓道?爾何人斯,速去休!」何棪的僕人剛巧從市上買東西歸來,看到情況,跟那醉漢講明何棪的身分:「此某大人也,乃受汝謾罵耶?」但那醉漢繼續罵,何棪的僕人忍無可忍,想動手揍他,何棪連忙喝止,說道路是大眾的,天下人人平等:「慎勿爾。王道坦坦,大公無私,彼自不審斯義耳,況又為醉後之失德耶?且人類平等,又何必以我之官嚇之?」(《清稗類鈔.雅量類》)
唐太宗則連臣子上他龍牀都不見罪。他酷愛書法,得王羲之筆意,骨力尤勁,「為一時之絕」,曾在玄武門設宴招待群臣,席間揮筆作飛白書(筆畫氣勢飛舉而帶幾縷空白的書法),群臣乘醉爭奪,散騎常侍劉洎逕登龍牀一手搶去。太宗哈哈笑說:「昔聞婕妤辭輦(漢朝班婕妤不和皇帝同車),今見常侍登牀。」(《太平廣記》卷二○八)這笑聲和周瑞金聲討陳良宇的文章,代表了兩個中國。
從前周文王有獵場七十里,「與民同之」,樵夫可以去,獵人也可以去,朝野同樂,所以孟子說「文王發政施仁」,孔子也說「仁哉文王」,這是舊中國政治。
今天中共據說尊孔了,但他們字典裏沒有「與民同樂」四字。他們的釣魚台、北戴河行宮等等,百姓不得越雷池半步。就是坦坦王道,只要他們經過,十里之內都要戒嚴,這一點,每次中共領袖來訪,香港人都看得很清楚。陳良宇十四年前「擅闖」鄧小平駐蹕的賓館,現在還要翻出來算帳,這在西方國家一定傳為笑談,在中共眼裏卻顯然天經地義。他們完全不知道甚麼叫「人類平等」,只知道問人家有幾個頭顱。這是新中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