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滙價昨日再創新高,由於國家外滙管理局向內地中資銀行下達文件,禁止參與境外人民幣不交收遠期(NDF)交易,以堵塞有關銀行藉境內外人民幣遠期交收/不交收滙價差異,進行「免費套戥午餐」獲利。1年期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滙價昨再創歷史新高,收報7.63兌1美元。
【本報訊】人民幣開盤中間價及收市價,雙雙創滙改後新高,分別報7.8940及7.8959(見圖)兌1美元,最強曾見7.8935的高位。
免費午餐賺逾400點差價
外電引述內地中資銀行外滙交易員指出,已收到外管局下達文件,禁止內地銀行在境外進行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報價。是次為監管當局首次明文規定──中資銀行不可參與境外不交收遠期市場。
市場料人民幣將加快升值
由於境外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折讓價,較境內的人民幣遠期滙價深,流通量亦較高。以昨日為例,1年不交收遠期滙價為7.63兌1美元,內地遠期滙價則為7.6886,只要銀行透過本港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市場,買入遠期美元,並在境內沽出遠期美元,便可賺取逾400點子差價。
鑑於有關交易帶動了本地市場的遠期美電買盤需求,間接為炒賣人民幣升值而沽遠期美電的對沖基金,提供了沽貨獲利的交易空間。
對外管局此舉,恒生銀行(011)副總經理馮孝忠表示,市場一般解讀為堵塞境內外市場存在的套利漏洞,由於透過本港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市場,買入遠期美電的交易被禁止,人民幣遠期滙價昨日因而創出新高。
另方面,亦有部份市場人士對此理解為,因套利活動而在境內沽售現貨及遠期美元,同時受到限制,人民幣滙價的升值速度可能加快,此舉將令境外藉炒賣人民幣,而在不交收遠期市場獲利的對冲基金,無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