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昨天在本報專欄刊登的文章,談論特首選舉輿論熱門話題:究竟中央會「放生」梁家傑,讓他得到一百票「入場」,還是「封殺」梁家傑,教他根本無法入場?其實問題本身已說明了一切:特首選舉,中央手操「生」「殺」大權──這已是輿論界的一致意見,中聯辦怎樣否認也沒有人會當真。如果看已發表的文章和報道,認為中央會「殺」的意見佔大多數,因為曾蔭權「穩操勝券」也不夠,必須做到「零風險」。
輿論如此公開高談闊論,已把選委會十二月十日的選舉受中央操控,視作當然。中央干預之下的假選舉文化已不再引起多大反應。「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特首選舉如此,選委會選舉如此,立法會選舉的功能組別選舉也大部分如此,輿論也絕大部分不再為此抱打不平。
平民百姓反而更有智慧。本來老百姓應更容易認命:無權無勢,人微言輕,誰能不向現實低頭?抗爭有什麼用?五十萬人上街又如何?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不如悶聲大發財。到今對曾蔭權已不再心存幻想,但有飯吃就算了,無謂的擾攘生事更令人煩厭。民意民情的確如此。但是老百姓樂於改變想法。如果有人願意走出來競選,肯認真地做,老百姓會給他一個機會。他們手中沒有票,沒資格參選或選舉選委,遑論選特首,但他們心裏有空間,甚至給他時間,聽他解釋理想抱負,有頭腦去判斷是非,會還他一個公道。這已經十分可貴。
爭取民心,遠比向已受操控的選委爭取支持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