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最美麗的時候我還未懂事,後來翻閱過期的《南國電影》見到劇照,很為《山歌姻緣》的採茶姑娘曾經擁有燦爛的青春感到吃驚。比號稱小野貓的鍾情更熱情更奔放,擔綱一部根據依達小說改編的《儂本多情》,直覺與莎岡的《日安憂鬱》有點相似。也可能是我的穿鑿,沒見過世面,引證範圍狹窄在所難免。杜娟可完全沒有珍茜寶味,雖然其實如果那時拍港版《斷了氣》,她不失為女主角的適當人選。
印象奇深的《邊城三俠》之前,另演過兩部大製作。百花爭艷的《紅樓夢》,寡歡纖柔的樂蒂是林妹妹的當然人選,她是柳絮旁太健美的紫鵑,葡萄浸出來的酒渦擱在瀟湘館,活像老太太賞了外孫女一件稀奇的洋玩意。輪到以小青身份傍着林黛的白素貞,毫無疑問主僕在體形上非常相襯,眼線的粗濃也不相伯仲,相依相伴倒又有種穩如磐石的呆滯,行步路都似在殷勤為雷峰塔打地基。許仙還要是趙雷,神話故事以這樣的斤両傳世,不期然教人想起杜十娘怒沉的那隻百寶箱。
沒有想到的是,榮任女主角的兩位先後自殺,戲裏不離不棄為她們跨刀的也跟着步上後塵。她們在片場等打燈的時候,一定不曾互相比較筆記,否則醒悟原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肯定不會把自己那一本的饒舌程度看得太嚴重。信心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聽起來殘忍,但一個人不自救,難道等天使伸出援手?
直到最近才知道杜娟錄過唱片。叫《母親》,電影《第二春》的插曲,同片的《舊夢難找》由顧媚主唱,而顧媚又唱過一首《母親,妳在何方》。世事就是這麼巧,擦肩而過,有時擦出火花,有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