撻定照追佣金賠償<br>樓市特攻隊:代理誤導錯買縮水樓

撻定照追佣金賠償
樓市特攻隊:代理誤導錯買縮水樓

自從爆出地產代理貪污醜聞後,行內的操守問題再惹關注。讀者楊小姐指出,早前亦被無良代理誤導購入一層「縮水」樓,她事後獲悉真相,寧被業主「殺定」也拒絕完成交易,惟代理一方不但沒有半點歉意,還繼續追討佣金賠償,令她非常氣結。

楊小姐向來有投資物業,因此認識不少地產代理。今年6月16日下午,她收到某大物業代理行一名姓江的地產代理來電,對方表示尖沙嘴有一個30多年樓齡的唐樓「筍盤」,457方呎,叫價150萬元。
楊小姐表示︰「我從來冇買過唐樓,而呢位姓江嘅代理我曾經幫襯過,所以都幾信任佢,當時我同佢講,150萬貴咗啲,如果可以還價至120萬,我就考慮。」

鋤價索取2萬茶錢

江代理轉頭便回覆楊小姐,指價錢方面可以再傾,還大膽問她如果能夠協助鋤價至120萬元,可否私人給2萬元「茶錢」。
楊小姐惟恐觸犯法例,斷然拒絕,「呢個人恃熟賣熟,唔單止問我攞茶錢,仲話樓都可以唔使睇,我覺得佢嘅操守好有問題。」
在楊小姐堅持要先睇樓下,江代理當晚帶她到單位「望兩眼」,不過,他並沒有攜帶任何文件資料,包括物業查冊、單位平面圖等,亦沒有給楊小姐簽署睇樓紙。

睇樓稱面積457呎

由於已屆傍晚時分,天色昏暗,加上單位丟空多時,沒有電力供應,楊小姐看得不太清楚,只覺得單位很細,但江代理卻多番強調,室內面積有457方呎;又表示為方便和業主討價還價,提議她開出一張4萬元支票及先簽署臨約,以「表達誠意」。楊小姐不虞有詐的照做,而且支票並沒有填寫抬頭,臨約上所有資料亦是漏空的。
同日深夜,楊小姐再次收到江代理的電話,對方得意洋洋表示已成功還價至113萬元。楊小姐聽罷暗暗歡喜,還順口問他業主是甚麼時候買入、當時作價多少?江代理答稱業主是「沙士」時期以60多萬元入市,楊小姐不以為意,只覺得對方眼光好,賺錢也很合理。
兩天後的6月18日,楊小姐抽空再補簽填好資料的臨約,這時江代理才出示物業查冊,但沒有作出任何解釋,所以她根本不明白查冊內容。
6月19日,楊小姐向銀行查詢按揭事宜,銀行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確認單位實用面積只有297方呎;而上手業主是於今年3月以62.8萬元購入,並非如江代理所言於「沙士」時期入市。

銀行證實得297呎

「最初我以為457呎賣113萬,每呎只係2000幾蚊,都算抵買,殊不知原來得297呎,咁計起嚟就要成3、4千蚊呎;加上業主只係買咗3個月,就賺我50萬,我覺得佢好猖狂,連銀行職員都話我俾人呃。」楊小姐悻悻然說。
楊小姐為免一錯再錯,寧願忍痛撻定,可是江代理竟厚顏無恥繼續向她追討佣金賠償合共2.26萬元,令她怒不可遏,「佢擺明誤導我,我都未要佢賠番4萬蚊定金畀我,佢憑乜嘢收我佣金呀!」就佣金問題雙方僵持不下,最終鬧上法庭,案件正在排期審理。
物業代理行方面表示,楊小姐於6月16日在江代理陪同下視察物業,當時代理告知有關單位的建築面積約400多方呎,其後返回分行準備簽訂臨約時,江代理即提交土地註冊處的查冊,以及差餉物業估價署提供的物業樓齡及面積資料。

行方稱做足本份

根據兩項資料紀錄,江代理曾清楚告訴楊小姐,賣方是於本年3月份購入物業,單位實用面積27.6方米(即297呎)。楊小姐在江代理清楚解釋上述交易的臨約內容後,同意簽署合約並支付臨時定金支票,以便江代理向賣方進行議價。
當江代理與賣方議價至113萬元,已即時通知買方,並獲楊小姐落實交易,因此物業代理行認為江代理在事件中,已克盡其職,當中並無誤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