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讀者的投訴,指最近某隻股票在業績公布前忽然急升,公布當日早市卻連環急跌,結果在午間公布的業績,是完全不對辦,股價自然再跌。股價期間的異常波動,令他覺得十分不公平。
很明白他的感受,因為筆者也是炒股票的,但單單以股價的走勢而言,並不是甚麼強勁的客觀證據,引證交易存在異常。業績表面是差,但這是和去年同期相比,這家公司去年下半年是虧損,因此這次業績,不算是出乎意料之外,見光後股價跌幅其實不算勁,有些投資者是認為公司業務已跌至谷底可望反彈。
整件事件之中,唯一值得質疑的是業績前的離奇升勢,但公布業績前炒一轉,是很正常的市場活動,不能以陰謀論來標籤。買大開小,是設置陷阱請君入甕,買大開大,則是有春江鴨早着先鞭,惟有股價在業績前不動如土,才可以平衡局外人的心理。
股票升跌,主宰的是市場力量,多人買少人沽,自自然然上升,我們不能質疑人家買貨的動機。投資者都是成年人,又有行動自由,人家喜歡自投羅網,旁人根本不應亦不能夠勸服,今次股價急升後回落,但難保急升後再升。評估股票走勢其中一個最具誤導的地方,是一般人都是看過賽果之後來放馬後炮,忘記了其實在揭盅之前,是有其他可能性。
股民要自求多福
引入盈利預警制度,或者讓上市公司給予更明確的營運指引,表面上可以更公平,但實行上不易,作用亦未必太大。盈利預警只不過將對股價的打擊提前,時機由上市公司掌握,同樣可以不公平,而生意環境千變萬化,中小企面對變數更多,萬一不幸交不到功課,要調低指引,原本的指引又可以被指是有心誤導。世界根本難求完美,尤其是在投資領域,但做人以至做投資者,態度應是自求多福,環境惡劣,也要適應求存,當然如果覺得不能容忍,不用勉強,大可以用腳投票。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