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SergeyBrin)和佩奇(LarryPage)當年創立Google時,強調以良心辦事,並把「不作惡」(don'tbeevil)作為公司文化的宗旨,但為了賺錢和壯大公司的市場佔有率,有時亦會「踩過界」,例如為了打入中國市場,不惜違背公司宗旨。
刪除敏感新聞迎合中國
Google的目標是要讓全球資訊「隨處可得,人人獲得應用」,但在2000年底為了進入中國市場,不惜放棄既定宗旨,在中國推出簡體中文搜尋服務時,主動刪去中國政府最不喜歡的新聞來源,理由是為了不讓使用者遇到「無法連上的連結」。Google的自我審查,引來美國國會議員狠批,視為一項「令人作嘔的勾結」。
Google為了讓更多人使用其服務,在沒有取得有關新聞機構或出版商的贊成下,就推出GoogleNews和GoogleBookSearch,結果被指有侵犯版權之嫌。上月,比利時法庭下令Google必須刪去當地法文報章的文章,否則每天要罰款100萬歐元(975萬港元)。
另外,Google計劃投入2億美元(15.6億港元),打算花10年時間,將美國哈佛大學、史丹褔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的1,500多萬冊圖書掃描入電腦,建立全球最大的網上虛擬圖書館。
建網上圖書館被控侵權
不過,這計劃開始初期就遭廣泛質疑,在美國、法國及德國都有出版商控告其侵權,Google被迫暫緩執行有關計劃,與各出版商進行磋商。
英國《衞報》/《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