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近10年終敲定 向財團「送大包」<br>啟德郵輪碼頭變地產項目

拖延近10年終敲定 向財團「送大包」
啟德郵輪碼頭變地產項目

【本報訊】拖延接近10年的郵輪碼頭發展計劃終於落實選址,政府宣布批出舊啟德機場跑道南端一塊7.6公頃的土地發展成有兩個泊位的郵輪碼頭設施,明年第四季招標,首個泊位預計2012年落成,雖然中標財團需要獨力承擔24億元興建成本,卻可換取長達50年的經營權,並有權在郵輪碼頭內發展總面積達五萬平方米的商業、寫字樓及零售設施。有立法會議員形容政府訂立的條款猶如向財團「送大包」。

成本24億2012年啟用

政府去年底曾公開邀請財團提供啟德以外的郵輪碼頭選址,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昨在記者會表示,在詳細研究其他選址建議,包括紅磡灣、尖沙嘴東和中港碼頭後,認為啟德是最合適的選址。
政府會在舊機場南端跑道預留一塊7.6公頃的土地發展郵輪碼頭設施,包括兩個可供排水量達10萬噸巨型郵輪停泊的靠岸泊位,並設有客運大樓,內有海關、衞生檢疫櫃位及總面積達50,000平方米的商場。
招標工作明年第四季展開,08年第二季批出標書,中標財團需負責設計、興建及營運郵輪碼頭,預計發展成本24億元,首個泊位可望在2012年啟用,第二個泊位落成日期仍需磋商,政府同時已預留位置在第二個泊位旁發展第三個靠岸碼頭。此外,政府已計劃在郵輪碼頭毗鄰撥地,供市場發展旅遊相關設施如酒店等。
葉澍堃說,由於項目投資龐大,因此批出50年土地擁有權,政府不會與經營碼頭的財團分賬,也不會規限碼頭收費。
旅遊事務專員區璟智稱,由01至05年間,全港郵輪載客人次增加逾四成.預計至2010年再有28艘新郵輪下水,興建新郵輪碼頭,到2020年經濟收益預計每年可達14億元至22億元,並帶來6,900至10,900個就業機會。

50年經營權被指太長

立法會議員陳偉業表示,一般發展項目,政府都最多批出30年經營權,50年未免過長,而中標財團獲面積50萬呎地方發展商業、寫字樓及零售設施,予人有政府送大包的感覺。「𠵱家啟德成5,000蚊一呎,50萬呎就25億,咁仲唔係送大包?我仲以為呢個係地產項目。」
財團對郵輪碼頭正式拍板反應審慎。現時在尖沙嘴海運大廈經營郵輪碼頭的九龍倉,其發言人表示要了解細節後才能決定是否參與競投。至於去年底有份提交選址意向書的財團,包括由南豐、麗星郵輪及卓越金融合組的財團郵輪城、法資的寶嘉建築以及長江實業均表示,要研究政府的要求再作決定。

香港為進出中國門檻,來港的郵輪趨增。 資料圖片

政府落實郵輪碼頭選址,主管旅遊的高官昨出動作介紹。 黎樹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