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離開我們的楊大姐(小田、海寧的母親)曾經告訴我:「芳芳最可愛,在她還是青少年的萬人迷年代,大家都誤會她高傲、Cool……事實她最頑皮,最好玩,當然也最刁鑽……」
認識芳芳在她仍未夥拍周星馳,拍許鞍華《女人四十》或舒琪《虎度門》再次大紅大紫,揚威海內外知名度再發育之前。以傳真及電話跟她保持溝通,才感悟楊大姐話中意思;IQ高人一等,妙語如珠,更不時以親手繪畫的漫畫臉譜娛樂朋友。特別覺得新奇,這樣一位Icon,半世紀的天皇巨星竟然如此親切,如此好玩。芳芳的特質來自她的獨立,肯定不是一位要求全世界都來喜歡她的Conformist。以她自我的方式吸引着她願意吸引的群眾,跟她的少年Twins拍檔寶珠是完全相反的類型;寶珠傳統,芳芳新銳。她一直演繹着一位不甘環境約束而安靜的角色,她有她不同年代的戲份,從走紅童星到「護苗基金」創辦人,不停於不同領域上爭取新定位,新肯定及成就感,再沒有另一位Icon活得如此獨行獨斷,背後不求老細,前面不靠長期Fans,當然她知道只要她開口,舉旗;各方隱藏一直支持她的力量會從四方八面湧到,超過估量。
今年是《號外》三十周年紀念年,評出十二位讓我們心服口服的香港Iconic人物作封面專題;已刊出有張敏儀、倪匡、甘國亮、劉德華、張曼玉……快了,十一月號,已曾登上《號外》封面三次的芳芳再次回到肯定她的群眾與擁護者,出任封面人物。這次拍攝封面照片不容易,近年病體違和的芳芳在天蘭的鋪排下以她獨一無二的笑聲登場。
喜歡芳芳的人跟一般Fans不同,他們不再高調吶喊卻會默默支持,淡淡欣賞。她不再是那個鏡頭前的女皇,但卻昇華轉型成為一號Icon,一個人物,說她甚麼甚麼地方優勝早已過氣,不管用;就是蕭芳芳三個字便是一個時代或幾個時代的代表,或許她不會再似舊時一般向着不同目標一個欄一個欄跨過去,但那份魅力又豈是成績二字可以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