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嚇鬼戲院派對 星爺萬聖節回魂

獨家嚇鬼戲院派對 星爺萬聖節回魂

《回魂夜》,對星爺來說,處於巔峯之時接拍的一套破格鬼片,是一個神話。對觀眾來說,有勇氣入場看一套精神分裂的鬼片,也是一個神話。後來VCD一出街,就立刻被掃清,二手影碟店、網上拍賣網將其炒到幾百元的歷史高位,又是另一個神話。
記者:梁俊鵬
攝影:陳盛臣
Makeup:阿晶、阿菲@BeautySquare
Model:Florence、Nicole、Kimi
鳴謝:玩具"反"斗城

無厘頭驚嚇

《回魂夜》之所以破格,就是它既具備鬼怪元素,卻不失周星馳獨有的無厘頭演繹方法。中國傳說中,人死後七日就會回魂。電影開首就以老太婆回魂當晚作故事的開場。後來她的兒子與媳婦死去,他們在回魂夜又再生事。元寶蠟燭、鬼怪、兇殺情節等等恐怖片元素也齊集於此,要驚嚇的觀眾絕對收貨。
相信大部份觀眾看《回魂夜》時,期待的始終是周星馳無厘頭的搞笑演技。用保鮮紙與朱古力等意想不到的道具捉鬼,感覺就有如《整蠱專家》的過癮。然而,《回魂夜》中,周星馳犧牲自己的戲份,將無厘頭感染全電影的演員:那個被刀子刺過、被子彈射過、被割過脈、被金屬飛行帽插過……看似最弱,卻死不掉的道友。保安員爆竊、召妓的舉動,就連鬼怪老太婆也參與搞笑行列。她的頭顱被放在袋中,一句:「我就是死人頭。」

天才與白癡?

最令觀眾看得精神分裂,除了又要驚又要笑外,還得思考。甚麼是天才,甚麼是「黐線佬」?精神病院有人談相對論,有人談侏羅紀公園,也有個捉鬼專家周星馳。在正常人眼中,與之不同的人就是失常,就是他者,就會被標籤成「黐線佬」。
電影另一主題,在於捉鬼的方法。撇開周星馳拿出斧頭、保鮮紙捉鬼的用具不說,捉鬼的重點是克服內心的恐懼,周星馳提到:「只不過是你阿媽告訴你鬼是可怕的,你就認為鬼很可怕。」傳統思維深深植根在我們的腦海中,聽回來的就當真,繼而將其「發揚光大」,有考證嗎?未必,這就是我們常犯的錯。

玩轉經典電影

星爺在電影中的造型明顯抄《這個殺手不太冷》,更連名字都抄足叫Leon。莫文蔚也同樣是《重慶森林》中王菲的孿生姊妹。鬧鬼大廈概念與《猛鬼差館》類似,戴紙摺工人帽在空中飛翔,視覺上像極《ET外星人》……以現在的術語來說,這是「致敬」。

1.周星馳經常在其他電影中強調自己外表英俊,《回魂夜》的造型卻不能清楚看到其俊俏臉蛋。

2.捉鬼還可以用電結他,Jam一Jam,死晒﹗

3.李健仁扮女人是周星馳電影的家常便飯。

4.原來大師兄一早已跟星爺闖影壇。

5.鬼怪化妝差,有影評人撐,這是用作諷刺鬼怪其實並不恐怖。

沒有羅蘭的不是鬼片

《回魂夜》是另類鬼片的話,傳統鬼片必定以羅蘭參演的作品為標準。次次在鬼片中扮龍婆,連她也習慣:「又來這個妝、這個髮型、這套衫?」造型一樣,同一樣的可怕表情與聲線,搭上燈光音效,一樣可以嚇死你!

《二月十四》是鬼片?

《七月十四》令羅蘭在鬼壇一炮而紅,多得導演錢昇瑋為其設計的「龍婆」造型夠經典。當年除了爆冷收得七百多萬的收入外,還帶動以日期作片名的鬼片風氣。「自那次之後,導演每次找我拍電影,就倒模一樣做龍婆,很快就習慣了攝影師那種青青的燈光由下而上,也習慣了站在滾輪車飄出來。」羅蘭及後一口氣就拍了《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二月三十》、《七月十三之龍婆》、《四月四日》等鬼片,笑言年事已高,記憶力衰退的她還豎起手指繼續數:「還有套是《二月十四》嗎?(二月十四是情人節啊。)日日都可以撞鬼的!」

處境鬼片《陰陽路》系列

眼耳口鼻也是一副友善模樣,扮起通靈者來卻入型入格,羅蘭是第一人。拍鬼片《陰陽路》,拍足19集,羅蘭也是第一人。《陰陽路》是鬼片版的《黃飛鴻》,長拍長有。羅蘭都暗笑《陰陽路》系列就好像處境喜劇:「演員都有雷宇揚,鬼亦都好像周圍有,捉也捉不完,捉到監獄也試過。」
有人認為《陰陽路》系列只是港產爛片一堆,也有人認為一套電影的續集總是比前作差。按此推斷,有十九集《陰陽路》豈不是差無可差?羅蘭雙眼因微笑而瞇起來:「拍到十九集,即是代表電影賣得啊!反而我又聽過,無羅蘭那套就不是鬼戲。」

自己嚇自己

打開娛樂版,不時都有演員拍鬼片撞鬼的經歷。一談起類似話題,羅蘭的聲線就很專業地沉了下來:「有一次要夜晚到和合石拍外景……」腦中憶起電影的畫面,心中一慄,她就繼續:「在墳墓前拍完一場戲後,大家也四散休息,我一人坐在車上,背後茂盛的樹林中閃出一個黑影……」她又停下來,深呼吸了一下,才緩緩道出:「我仔細看清楚,原來那是個乞丐!」不要笑,對於她來說,這不是一個笑位,反而教懂她一個道理:「這個世界是否有鬼就不得而知,大部份的『撞鬼』經歷都是自己看不清楚,後來愈想愈怕,自己嚇自己。」
人所皆知,羅蘭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跟你說這個世界沒鬼,很正常。所以問她信「問米」嗎?她答:「天主教徒當然不相信有問米,靈魂在人死後要安息,何必找他回來騷擾他?」羅蘭姐信的是靈魂確是存在的。

林嘉欣:最恐怖其實是人

第一套拍的驚慄片就是與哥哥張國榮合作的《異度空間》,這套亦是她第二套電影。一直以來,她也覺得自己不是演鬼片、驚慄片的類型:「照鏡看自己,一點也不得人驚。」當時,林嘉欣對電影還是一知半解,就即管試一試:「原來拍鬼片並不太恐怖,最恐怖的反而是導演羅志良,他不停push我做到那種驚嚇的效果,做戲做到快要發癲了!」
演員投入拍鬼片,是真是假還是心理作用,都有些「撞鬼」經歷。林嘉欣卻從來未有類似經驗。「可能是每次拍一些『污糟』東西後,我回家都一定會燒張白紙的,可能真的有效。」
拍《救命》時,與李心潔拍檔兼成為好朋友,李心潔繼續向鬼片發展,拍了《鬼域》。若說要拍一套新的驚慄片,她說絕對不要有鬼的出現:「人所做的事有時比鬼還要可怕,況且我都未見過鬼,與我的生活相差太遠啦!」

影評人東西鬼片推介:
何故:氣氛最要緊

核突恐怖片的最新代表,怪蟲入侵,面容毀爛、血肉四飛、怪色黏液……最後更整個市鎮也被「蟲蟲圍困」。看過《德州電鋸大屠殺》後,再看這電影挑戰自己的極限吧!

■《魔蟲口入》$98

《午夜凶靈》當年的影評好壞參半,作為一套現代鬼片,何故欣賞其加入傳統元素,何故說:「女鬼的造型,故事都跟傳統日本鬼古《四谷怪談》相似。電影中加入貞子由電視機爬出來的一幕,告訴觀眾不一定在恐怖的地方才有鬼出沒。」這幕自然成為電影中的必看場面,亦成為各網友「惡搞」的目標。

■《午夜凶靈》$198

「《閃靈》全片沒特別強調鬼的出現,壓迫感隨着主角的寫作壓力遞增。」很多人都將主角拿斧頭想殺人的一段視作經典場面,何故有另一種看法:「這是因為每次傳媒找劇照時總是找到這張吧!電梯門噴血那段才是估不到的經典場面,暗示主角已精神崩潰,這個表現手法另類且高明。」

■《閃靈》

林娉婷:好戲最怕改壞名

「《熱血青年》戲名彷彿一套青春片,就是如此,03年上畫時,沒太多人看過。」故事由三名擁有稀有血型的青年而起,互不相識的三人巧合地曾捐血,而他們的血同時用來拯救一對欲自殺的情人,結果令這對情人生死相離,死去的女生便化身成鬼魂找三名青年報復。
要數驚嚇位,林娉婷自問都看過不少鬼片,仍被其中一幕嚇一跳:「殯儀館入面,放了一張女生的相,只是一個好平凡的shot,突然一個zoomin,大特寫相中的女生的眼睛正在流血……」。

■《熱血青年》

《凶兆》原版亦是林娉婷的心頭好:「特別之處在於當時70年代,涉及敏感的宗教題材,即使內容提及魔鬼,魔鬼都總會是輸家,然而這套電影卻一反傳統。選角出色,男孩不需要大動作,不需要誇張表情,恐怖感已十足。」翻拍版《凶兆》今年6月在港上映,卻劣評纍纍,不妨找回原作感受70年代的驚慄感。

■《凶兆》

林超榮:最緊要玩橋段

日本經典鬼片《四谷怪談》,以現時的科技來看,已變成了笑片,但其所模擬的驚嚇場面卻仍然經典。視覺上《四谷怪談》可是本來就愛耍橋段的林超榮亦大讚此片故事出色,林超榮稱此電影為「係人都知」的作品,日本早期的神怪作品也可玩得前衞!

■《四谷怪談》

同樣令人猜不透的故事,還有NicoleKidman的《不速之嚇》。此電影上映時,觀眾也不禁將其與BruceWillis的《鬼眼》作比較。兩者起初也像一般的鬼片,遇鬼場面雖不多,但都着墨於最後幾分鐘的twist:「電影中主角一直找尋的鬼,原來就是自己。」林超榮對這個劇本拍案叫絕。

■《不速之嚇》

影評人力撐

任盈盈:「在電影中,周星馳是一個寂寞的天才,但換個角度你又可以當他是白癡。導演劉鎮偉擅長玩這種題材,應記一功。」
林超榮:「周星馳教捉鬼一段玩屎又玩炸彈,可視為無厘頭經典,扭轉人性的黑暗面,我在大學教編劇也常用此段作例。」
何故:「集合嘉禾鬼片的精華,困獸鬥式的人鬼鬥十分刺激。特別值得一提是香港話劇團周志輝的演出,是被忽視,而不容忽視的一位演員。」

送200張《回魂夜》戲票!

本月底洲立影視以DVD形式推出《回魂夜》,售價$88,是一眾餓了星爺很久的粉絲的必買收藏。趁着萬聖節,洲立影視現送出200張《回魂夜》派對入場券予蘋果讀者,當晚除了可再次於大銀幕欣賞《回魂夜》,還會有鬼在影片播放期間出沒,嚇你多一驚。大會亦歡迎各觀眾扮鬼扮馬入場,現場還有化妝師,屆時可一齊投入萬聖節的氣氛。當晚鬼片icon羅蘭姐都會到場揀選打扮得最特別的觀眾,勝出者可獲洲立影視送出的禮品一份。
請立即致電24188884登記索取入場券,每人兩張。先到先得。

日期:10月28日
時間:20:30開始
地點:旺角豉油街66-68號新寶戲院
(即舊金聲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