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裏偷閒,最好就是逛書店。書店環境永遠較家裏佳,打書釘絕對是種享受,反正慢慢看慢慢揀,合心水才買也不遲。傳統大型書店如PageOne和Dymocks等,書款雖較多,燈光又柔和,閱讀氣氛好,但很可惜,思哲仍嫌這些大型書店不夠體貼顧客,不懂做生意。
PageOne和Dymocks書款雖多,可惜座位欠奉,客人打書釘變相長時間「罰企」,思哲腳骨力差,每次逗留不可以多過半小時,如是此,揀到啱再買回家的書不會太多。
相比起這些大型書店,思哲對一些規模較小的「樓上」書店反而更有好感。記得早前到銅鑼灣的人民書店打書釘,店子空間雖然比不上PageOne和Dymocks,但思哲最欣賞店內設有Cafe的格局。不要小覷店內小小的Cafe,思哲逗留超過兩小時,大破慳囊買書(遠比每次在PageOne或Dymocks買的多),這間Cafe實在功不可沒。
理由很簡單,對於一些生意而言,顧客逗留店舖的時間愈長,商戶做成交易的機會亦愈高,書店的Consumerbehaviour正是這個模式。書店賣咖啡固然能開拓多一項收入來源,但更重要是客人邊坐着歎咖啡邊閱讀,舒適環境令客人暫且將時間拋低,逗留時間一長,揀選合適書籍的機會即時提高,到時做成生意的機會只會有增無減。
事實上,最掌握這種Consumerbehaviour並成功貫徹利用的企業家,莫過於IKEA創辦人IngvarKamprad,此君多年前已堅持在每間分店內設餐廳,原因正正於此。
小小的樓上書店尚且有如此諗頭,PageOne和Dymocks或許是時候考慮吓。
註:又一城PageOne旁邊雖有Cafe,但卻不屬於書店範圍。
手機保安新浪潮
法國舉辦第二屆手機電影節,帶出拍電影毋須昂貴器材,幽傳統電影人一默之餘,亦掀起了手機抬頭的新浪潮。
手機自黑白演變到「彩芒」,再加入鏡頭,才有手機電影節。思哲清楚記得當年潑拍片手機冷水的朋友,不下於一位。他們認為手機最重要是語音通話,鏡頭和彩芒屬次要,尤其與自己的Prosumer和單鏡反光相機無得比。
由於涉及要改變用家習慣,拍片手機在推廣時,的確遇到不少阻力,但市場早已證明其生存價值。不過,拍照拍片的模式經已成熟,手機的新發展方向,有說是音樂手機,思哲倒認為時機未到,手機下一浪大生意,反而應該是流動保安(MobileSecurity)。
現時全球超過20億名手機用戶,手機拍攝功能愈來愈強,流動網絡不斷升級。利用手機隨時拍下事物、再立即透過互聯網散播開去的難度幾乎是零。而且隨着Smartphone和PDA手機漸趨普及,O2、Blackberry、Palm成為商業用家的流動辦公室。所以,現在的手機已跟電腦差不多,兩者均儲存大量個人隱私和商業機密。
問題是,手機的失竊數字,永遠比筆記簿電腦為高。在較富裕國家,無論營辦商或消費者,亦開始關注手機的保安問題。例如人體辨識技術(指紋/瞳孔)crossover手機,下次再有人拾到字母藝人的手機,想勒索也不行。在軟件方面,加密技術(Encryption)和認證系統,能確保在流動網絡上和伺服器端,企業資料也不容易被截取。
其實流動保安不單止買保險。若手機保安的標準,能提高到恍如信用卡和八達通,為何手機就不能成為其中一種交易媒介?對流動網絡商而言,一來Leverage既有收費系統賺錢,二來可推出手機購物優惠留客,長遠而言,說不定能與八達通爭一日之長短。
但對於某些人,即使有最強防盜技術也一樣徒然。例如上次中學會考,試卷上刊有網址,考試局卻懵然不知,讓個別學生有手機可乘,就誰也救不到他。
盛智文救救香港形象吧!
據聞,早前被香港導遊「賣豬仔」的青海旅行團不是零團費,原來每個同胞團友要賣出十頭羊才儲夠團費。思哲聽到真相之後,不但對那種無奈感同身受,更覺得要想辦法為這班嚮往香港的同胞出口烏氣。要知道香港開放自由行,除了經濟上收益,最重要是讓國內同胞感染香港氣息,對推動大陸文明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若旅遊業的扭曲令到自由行同胞對香港留下惡劣印象,這又是何等可惜?思哲希望略盡綿力,在此公開獻計,先為香港挽回形象上的損失。
思哲向來都不信官府那一套,所以當周梁淑儀賊過興兵大聲疾呼的時候,也惟有一笑置之。事實上,要重新建立國內同胞對香港的良好印象,又有甚麼好得過由最能代表香港旅遊業的機構去出手?本來廸士尼可以擔此重任,可惜今年農曆新年的混亂事件仍歷歷在目,所以最好為香港做親善大使的,應該要數海洋公園了。
其實只要盛老闆智文金口一句,說要免費招待這團青海同胞再來一次香港三天遊(再闊佬一點連他們的家眷也一同邀請過來),到香港的真正景點遊玩,就算是豪華團,花費想必不出百萬,不過換來是全國性的正面報道。在大陸,廣告不易打,要鋪天蓋地打廣告動輒過千萬,百來萬就可以造勢,絕對化算。最重要是挽回香港聲譽的政治價值。要知道廸士尼和海洋公園都在跟官府要錢擴張,試想若今次可以扭轉亁坤,為上十億的撥款開路,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說到底,國內同胞在港被「賣豬仔」,最終原因都是大陸消息不流通,加上在大陸辦旅行社要沒有脈絡不成事,市場進入之路被塞,消費者自然容許被屈。歸根究柢仍然是大陸方面的市場扭曲令香港蒙污,否則我們理應會見到其他地方的旅遊經常被「賣豬仔」。既然明白這一點不是香港憑一己之力改變得來。政客亂叫監管又有甚麼用?如果沒有建設性的想法,還是省一口氣暖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