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排港式A貨學券制十分惹火,肇因就係教統局管制成性,唔管唔過癮,話一啲私立牟利幼稚園唔達標喎,其實私立非牟利幼稚園都唔係全部達標啫,何況甚麼是「標」,可以拗餐死。
校監T幾十年來辦私校,對官方視學人員全無好感。佢有好多古老故事講,如白頭宮女說玄宗,聽落有癮。佢對左丁山講:「六十年代,視學官高高在上,私校校長一收到去教署見視學官通知,有得震冇得瞓,會見之日,晨早穿着整齊西裝,九點正上到教育署,坐在外面等,等到十點幾,我同幾位私校校長見到啲視學官行嚟行去,但對我哋就視而不見。等到中午,有人來傳話,視學官出咗去食午飯,你哋下晝再嚟。兩點鐘,我哋又坐晒喺度,坐到五點,有人傳話,視學官開會趕唔切,你哋聽朝再嚟。第二朝我又去等咗兩個鐘頭,獲得召見,視學官對我冷冷地講,你間學校呢封公函寫錯幾個字,用詞不當,返去改過,再寄番嚟。我睇真啲,冇錯字吖,只係有啲駁嘴成份啫,但不怕官,最怕管,唯有忍氣吞聲,靜靜哋退下。」
嘩,咁委屈?以前啲視學官真係好威風噃,與今天的「你的公僕」不可同日而語。校監T又講:「當年大量內地難民學生來港,官校無法應付,津貼學校亦不多,於是教署推動私人辦學,我哋可以先租地方開學校收生,先至補辦註冊,好快就手續辦妥。後來官校津校多咗,就當我哋私校係野雞學店,管制多多,將啲私立中學摧殘至死,嗱,馬時亨間母校新法書院咪係當年著名私校囉,捱到𠵱家咪要執笠。我哋辦私校變成港英利用嘅工具,用完就如秋後扇。回歸之後,政府教統局態度同樣橫蠻,私校教育好似趙丹咁講,管得太死沒希望。」
估唔到校監T一把年紀,竟然對教署/教統局滿懷怨憤,至今未消。余生也晚,唔識當年教育署之巴閉法,只記得自己讀私校,老師每逢有視學官到,就會教書教到口震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