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止小兒科:中醫藥防治兒童哮喘

點止小兒科:中醫藥防治兒童哮喘

一年中的春秋季節,是許多人感到輕鬆玩樂的好時機,但卻是患有哮喘的兒童及其父母最苦惱的時候。由於此時天氣變化較大,易誘發哮喘發作。
據統計過半數患者在12歲以前發病,其中七成起病於3-5歲左右。近年來全球哮喘病的增長率顯著地上升,香港兒童的哮喘發病率從1989年的4.8%到2002年的10.2%,估計全球現有超過1億名哮喘患者包括小兒及成人。
雖然治療及預防哮喘的藥物愈來愈多,然而哮喘的病發率及病死率卻愈來愈高。這驅使從臨床家庭醫生、哮喘專家、藥物學家、基礎醫學研究者到患者及家屬都尋找另類治療。中醫藥治療哮喘有悠久的歷史,手段多樣化,包括中藥、食療、針灸及外治法等。
中醫藥防治哮喘,主要功能是調整其免疫不平衡狀態。近年研究顯示,許多中藥有很好的免疫調節作用,包括黨參、黃芪、當歸、熟地黃、黃精、枸杞子、補骨脂、菟絲子、冬瓜仁、冬蟲夏草、甘草等。中成藥有六味地黃丸、玉屏風散、四君子湯、歸脾湯、理中湯、小柴胡湯等,有助抑制過敏反應。

穴位敷貼減氣喘

食療方面有「黃芪蜂蜜茶」、「杏仁飴糖茶」、「白蘿蔔鴨梨蜂蜜茶」「菟絲子杞子黃精粥」等。
另外,一種毋須針刺的「針灸電療儀」可作用治療哮喘,在醫師指示下可在家居使用,把電子傳導橡膠電極放在「定喘穴」或「足三里穴」兩個穴位上,分別達到平喘及預防作用。
外治方法包括穴位敷貼及耳穴壓迫。穴位敷貼可選在一年最炎熱及陽氣最旺的「三伏天」進行,選用辛溫香竄、逐痰利氣的中藥,貼敷於背部腧穴。研究報告顯示連續敷貼能夠減少氣喘的發作。耳穴壓迫法利用中藥及磁粒或鐵珠按壓耳的「平喘穴」及「肺穴」,也有一定作用,家長可諮詢醫師意見。
病向淺中醫,患有哮喘的兒童愈早治療效果愈好。願所有的兒童有一個健康愉快的童年。
撰文: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導師黃約愛博士
逢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