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識得揀股何懼股災

英之見:識得揀股何懼股災

近日零團費的問題,弄致滿城風雨,大家都對這種手法非議,其實在財經娛樂界,零顧問費的情況同樣嚴重。一個電話或者電郵,好像老奉要有貼身的服務,卻分毫不肯付出。在某次財經博覽會,甚至有人問筆者是否真的擺錢在口,那時的心情,和有線新聞中那個轉行在渡輪上講解的導遊一樣,是相當之難受。用小小常識,都知道目前模式的害處,最佳的演繹,就是模稜兩可,不用煩惱,又可以交差。沒有收入,惟有倚靠商業贊助,輿論偏向財雄勢大的一方,根本是理所當然。
建立一個資產管理服務,可能是一條出路,但只要花15分鐘在樓下「士他北」或者「太平洋」坐一坐,就知道這個行業的難撈。俊男美女的私人銀行家,向最頂尖的客戶群推銷結構性產品,表面看風險低回報又高,要和他們爭生意,實在是非常之難。

超值選擇多的是

客戶市場可以放棄,散戶市場同樣不易。每次市況稍好,成績有些交代,以為打好基礎會有突破,總會有一班人以害怕股災為理由撤退,又是打回原形。回看港股過去五六年的發展,根本大把機會,從來股災不是問題,00至03年是工業股,沙士之後到去年是資源股地產股,今年是金融股內需股,大勢所趨是揀股票。而且公司總有價值,就算是今時今日,市內仍有不少超值的選擇。
雖然氣餒,但仍算有一個穩固的基礎,是接下去的最大理由。以現在的規模,退休自己炒,回報可能更好,不過做生意,始終算是一份理想,可以幫忙一些客戶理財的需要,又有可能時來運到,5至10年後情況會大大不同。
不少生意人都應該經過筆者這個階段,退下去是舒適安逸,撐下去是為一個夢。是選擇了後者,但對於那些無謂的煩擾,實在不想再忍受。想找筆者的話,一是打到傳媒,一是上課,交易時段內請勿打擾,實在有事業要專注發展。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