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預期美國經濟放緩,步入減息周期之聲不絕,反之中國走勢愈見凌厲,帶動周邊國家及地區經濟向上,理財版走訪多位投資專家,綜合他們的觀點發現,現時是投資亞太區基金黃金機會,究竟亞太區前景有幾好?
各地利好因素
中國及印度:熱錢不斷流入,國內中產人士日益增加,有助推動經濟。另外,人民幣升值只待時日,有利帶動區內其他貨幣向上。
日本:7月加息後,經濟步入復蘇期,新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後,即到訪中、韓,有助修補關係,提高對外貿易交流。
韓國:國內電子業(如三星及LG)發展迅速,國際金融企業先後併購當地銀行,如渣打收購FirstBank,滙豐及星展亦先後表示有興趣打入韓國金融市場。
台灣:微軟明年初會推出新Window(Vista),台灣經濟尤其科技業,將直接受惠電腦硬件業發展,科技股前景向好。
澳洲:是中國其中一個重要貿易夥伴,中國經濟向好,直接帶動澳洲出口貿易。
菲律賓及印尼:物價指數仍低,國內通脹控制得宜,減息並非為了冷卻經濟,反而有助刺激及帶動兩地經濟。
新加坡:已落實在濱海灣及聖淘沙兩地,興建大型賭場及娛樂設施,直接帶動旅遊及消費。
短線投資應每季檢討
●亞太區基金大致分為包括日本及不包括日本兩大類,前者波動相對較小,後者回報則較高。
●若基金一直沒有更換管理班底,可按其往績,預計未來成績。
●基金投資各國比重多少,直接影響風險高低,過份集中一、兩個國家的基金,風險較高。
●注意基金主要投資的公司是否穩健
●投資期約為1至3年,應每3至6個月定期檢討。
亞太區VS其他新興市場
新興市場是近年最受投資者追捧的投資地區,亞太地區覆蓋的國家部份亦是新興市場,其實投資亞太區基金,無論回報及要承受的風險,與其他新興市場(東歐、俄羅斯等)相若,為何要選擇前者而棄後者?原因是大多數新興市場都是靠單一賣點作招徠,遇到不利消息時,波動較大;反之亞太區內各國地區,各有賣點,同一時間受到不利消息影響機會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