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後浪推前浪,內地一些1980年後出生(簡稱「80後」)的年輕人,憑着創意、敢於嘗試的精神,令網站變成賺錢平台,除了李想、戴志康、韓寒、趙寧等新貴外,也造就「極客」(網絡狂熱者)、「威客」(在網上投標完成指定任務)、「玉米蟲」(炒賣域名)等新興行業,他們的淘金宣言是:「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現年25歲的Janny是上海一間會計事務所的文員,本身修讀文科的他仍酷愛文學和寫作,在自己的博客裏寫文留影,可能是朋友眾多及文章能引發共鳴,其博客的點擊率愈來愈高,於是嘗試聯絡廣告商,讓他們在他的博客刊登廣告,藉此賺錢和增加博客的知名度,成為有收入的「極客」。
「威客」也是80後的賺錢新途徑。在威客網上,個人和公司只需發布任務、期限和報酬,威客們就會投標,任務小至為寵物取名、大至廣告設計,應有盡有,報酬也根據難度不同從數十元到逾萬元不等。現年26歲,從事廣告設計的Frank是「威客」,曾為一家日用品廠商做廣告台布置,結果在眾多方案中被採納,獲理想報酬。
「玉米蟲」搶註域名
與「極客」和「威客」不同,「玉米蟲」需長期「駐守」網上,穿梭域名交易網、討論區、搜尋未被註冊的好域名,一有心儀域名,就立即搶註。他們有各種專用工具,如域名自動搜索軟件等,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
小孔三年前以120元在網上搶註因過期而被停用的dvd.com.cn域名,翌日就有人願意出一萬元購買,利潤近100倍,令他走上炒賣域名的路。他手上現有近3,000個域名,當中不乏如movie.com.cn等價值較高的域名,它們至少可賣到1,000萬元,比他這幾年的投資成本高出四倍。
上海《勞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