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用入耳式耳機 增損聽力風險<br>研究:3.5萬中學生弱聽

潮用入耳式耳機 增損聽力風險
研究:3.5萬中學生弱聽

【本報訊】本港中學生酷愛近年大熱的入耳式耳機(In-EarHeadphone)聽音樂,或令聽覺問題亮起紅燈。中文大學一項聽力研究發現,平均每100名中學生中有7人弱聽或須佩戴助聽器,學者估計全港弱聽的中學生多達35,000人。有聽力學家指出,長期使用入耳式耳機損害聽覺風險高,呼籲每日勿收聽超過80分貝音樂逾八小時,免聽覺永久受損。 記者:林浚川

港人潮用入耳式耳機,卻令損失聽力風險增加,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耳鼻喉科主任唐志輝稱,入耳式耳機與傳統掛在耳道外的耳機比較,在同一輸出功率下,前者聲響會高出約10分貝,「由於入耳式耳機距離耳膜較近,加上耳道收窄令聲音擴大,因此入耳式耳機相對其他耳機損害聽覺嘅風險大啲。」他提醒市民謹慎使用入耳式耳機。若每日收聽逾80分貝聲浪逾8小時,聽覺便可能永久受損。

輕聲說話聽不到

身兼耳聽心言基金名譽秘書的唐志輝,上月聯同紫荊青年商會在獅子會中學進行聽力測試,在331名參與測試的學生中,初步發現有24位學生聽力損失達25分貝,屬輕度弱聽,他指這些學生平日與人交談時,若對方聲音較輕便可能聽不到對方說話,「25至30分貝嘅聲音,大概係三呎距離輕聲低語,或者樹葉被風吹過發出的沙沙聲,輕度弱聽嘅人可能已經聽唔到。」
上述測試有多位聽力專家和醫護人員參與,學生需先填寫問卷說平日常玩電腦遊戲、使用i-pod和mp3機及入耳式耳機的習慣,再進入隔音室接受儀器測試左右耳聽力,最後進行耳感覺細胞反應測試。

嚴重者須戴助聽器

對於有逾7%學生弱聽,唐志輝說較預期多,以此推算,全港約48萬名中學生中,約有35,000人弱聽,「由於參與嘅學生,小學時期應該都通過咗衞生署安排嘅聽力測試,理論上全部都應該聽力正常,所以呢個數字算好高。」
唐志輝透露,擬在全港中學進行同樣測試,因本港過去20年也沒有大規模調查學生聽力問題,收集的數據對本港以至全球研究均有幫助。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該署每年會為全港小一學生測試聽力,學生只能聽到26分貝或以上聲音屬弱聽,平均每年有五至六萬名學生接受測試,弱聽學生比率為1.5%,另每年有二萬多名小二至中七學生接受測試,平均弱聽比率為3%。
教育統籌局發言人表示,凡聽障達25分貝以上的學童,若有需要,局方會安排佩戴助聽器。

市民日常均喜歡在街上用耳機聽音樂。
資料圖片

入耳式耳機近年大受歡迎。

市民心聲--有啲驚
黎小姐﹙中學生﹚:「我覺得入耳式耳機啲聲會實啲同清啲,不過要塞入耳仔都有啲驚,所以每日最多聽一個鐘。」

市民心聲--音質好
葉先生﹙大學生﹚:「我每日聽歌差不多三個小時,四個月前專登買呢隻入耳式耳機試吓,覺得音質真係好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