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韜減肥? - 鄧達智

韜韜減肥? - 鄧達智

親友從遠方回來想吃道地菜,最鄉下的菜式當然首推盆菜,除此之外還是大榮華的正宗圍村菜式至能吃回一抹漸次消逝的老味。大榮華不用咱再說捧場話囉,自從各方為食鬼盛讚撐場兼梁文韜主持「餐餐有食神」以來,紅得比炸子雞還焦,想訂得位子吃一頓鄉下佬菜並不容易。家母對榮華情有獨鍾,除了保持經年的月餅水準,最重要是筆者的彌月酒席設於寶號,印象深刻難忘。
上大榮華有幾味菜一定要吃,其一為元朗本地魚塘大烏頭,其二為八寶鴨,其三為蒸芋泥(其實是芋頭蒸豬肉蝦肉粒),當然不得錯過還有以韜韜作代表的頭抽豉油加燒豬油撈缽仔白飯。
豬油撈飯是經歷過七十年代或之前的香港或粵人都享受過的美味。在那些只怕人瘦不易人肥的歲月,能有幾匙香濃燒豬油淘飯對富人而言是生活調劑,對窮人而言則是潤滑腸胃,尤其冬天保暖的恩物,那時年,家肥屋潤要有一個珠圓玉潤的老婆撐場才夠勢。
那天晚上,一眾來自多倫多及羅省的親友最初看到缽仔蒸飯只覺過癮,但仍未興奮。見到燒豬油當然耍手擰頭誓保適量膽固醇,力抗這些以為老早從文明生活中消逝的「毒物」。
但聞香下馬,嗅到一陣油香,無論如何也要嚐嚐,一嚐不得了,嘩!三扒四撥一缽仔飯隨油香消失,這些久住異鄉的假鬼子佬幾時吃過如此飯珍?
從豬油到肥到韜韜的肚腩,大家三嘴八舌即時找到討論重點……減?減乜?韜韜的輕便型重量級肚腩正是最佳TradeMark,再沒有另一號更佳宣傳,入型入格是面相最重要其中一環,從頭到面到腩,他都貫徹始終絕對貨真價實,肥到漏油。一些人只宜瘦,一肥便形象大打折扣。另一些人只能靠肥見福氣,行運氣,例如肥姐、曾志偉……都不能瘦,瘦一點點也會失卻可愛指數。韜韜?當然不能瘦,不要說失去嘜頭,多餘的腩皮如何辦?難道用來製手袋?都嫌多,做旅行袋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