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文章:殘缺的制度,自虐的政治 - 陶傑

陶傑文章:殘缺的制度,自虐的政治 - 陶傑

特首爭取連任,任何施政,皆與「博取連任」的政治動機掛鈎。幼稚園學券制有軟化迹象,立法會三讀通過禁煙條例,亦遭民主黨給特府翻舊賬,質疑為何特府本來拒絕在食肆和娛樂場所設置「煙房」,現在又轉軚,是否與爭取連任有關。
即使為了爭取連任,一個強勢政府,對此不須否認,不要理會爭取連任的動機,只問政策是否符合大多數市民利益。八百人選委會,品流複雜,要「瓣瓣通買」,順得工商界,又不可得罪工聯會,盡情縮骨,左右逢源,特首「韋小寶化」,是必然的結果。
香港地方太小,利益矛盾尖銳,因為社會財富和資源分配不公。曾蔭權必須買八百人之票,立法會各路政黨又何嘗不為了各區選票而生存?地產商、工會、教育界、醫療、電影人、性工作者,社團壓力團體排山倒海,需索不斷,且內有親中保皇勢力之小報告北京天線,外有陳方安生葉劉等前公務員首長級魅力人物有效「監督」,加上傳媒叫板,「民調」追擊,董氏前朝,對於內廷外院的千重喧鬧,掩着耳朵一概不理,結果「腳痛」引退。
曾蔭權上台,一心「去董建華化」,以韋小寶精神,東燒香、西磕頭、南討好、北說親,安撫了這一頭,卻又得罪了那一廂,剛上台,就碰上任期由五年硬生生改為兩年的「用中帶疑」政策,似是嫌曾某還折騰得不夠,由是連一個「煙房」之設置,也招來一片「博取連任,意欲何為」的聲討。這樣的社會,由於制度的先天殘障,今後任何人當特首,都陷於「不可管治」(Ungovernable)的狀態。

如此發展,早在意料之中。曾蔭權剛剛接任,就應該以「無欲則剛」的態度,向中方曉以利害,講述條件:只兩年任期,我已經六十歲,沒有跟各路勢力折騰罵戰的精力,香港如果需要和諧穩定,接任董某半途離任,按《基本法》,任期必須是五年。
此一交涉,並不是要向中國「SayNo」,只是「Yes,but……」的商討。這一點堅持,是為了保障特首這個高級打工仔的切身利益。中國政府不明就裏,中南海的九名常委,不在香港這個「熱廚房」辦公,他們感受不到香港此一「民主政制」的煎熬,「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曾蔭權沒有向中方解釋清楚,這是一錯。
任期兩年,當然要博取連任,各路勢力,此時不搶攻曾某,更待何時?要向小圈子到處拜票,就要準備受盡侮辱,堂堂特首,此時不淪為尤二姐,也Downgrade為平兒、晴雯之流,向王夫人、趙姨娘、王熙鳳、探春等各房人氏,端參茶、抹骨牌、揉肩膊,中國政府這個賈母,躲得遠遠的,閉目養神。
最好笑而寃枉之處,是特首連任,明明是一場內定的虛假嬉戲,曾蔭權卻當成西方民主般的真選舉來拉票。中國主人在上,曾蔭權若無法連任,中方其實比你曾某更緊張,但這個折騰人的戲局,卻由中方設計。特首真正的強勢行政主導,是根本不「競選」,只派一個傳話人,向除泛民之外的各路親中保皇建制利益人物,發放強硬訊息:「夠膽你哋就唔好投我票」,抱着只幹到二○○七年的決心,來個雞飛蛋打,玉石俱焚。
低估了小圈子的奴性,把一個戲局當做歐美民主的真章來玩,明明必連任,卻提早把施政的主權一塊塊割讓出去,天下豈有這等儍事?如此不中不西的政治自虐,只有香港有,令人相當惋惜。
逢周一、三、四、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