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早產嬰來到這個世界後不久,往往就躺在母親的臂彎上結束其短暫的人生。英國醫學界提出具爭議的指引,不為懷孕期少於22周的嬰兒作出生證明;但有醫生指無論小生命能生存多久,只要在出生後心仍在跳動,為每一口氣拼過,都不能否認他們曾存在過的事實。
「究竟救到幾細?往往係一個好難決定嘅問題」。中文大學兒科醫學系副教授韓錦倫表示,醫學界多數會以22周產期為限,決定是否搶救。因22周嬰兒,身體各器官未成熟,生存機率微乎其微,出生後很快便會去世,「若決定搶救,例如插喉,會有好多併發症,個BB會受好多苦」,即使長大後也有很多後遺症,所以醫生一般在嬰兒出生前會與父母討論有關搶救問題。
14周已懂啜手指
英國《泰晤士報》昨日報道,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預期會提出指引,不建議為少於22周出生的嬰兒作出生註冊,這些超早產嬰兒差不多是不可能活下去,出生後很快就會離世,若當他們生存過,會對該些決定墮胎的母親非常難受。
但當地的醫生即時反駁,指超聲波顯示胎兒在14周時已懂啜手指、18周會張開眼睛,不能否認他們在出生後曾努力地呼吸,手腳郁動等的存在事實。
韓錦倫稱,22周出生的嬰兒估計只約有500克的重量,生存機率極微,醫生傾向救治23周出生的嬰兒,英國數字顯示23周出生的嬰兒的生存率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