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林 49歲
資深傳媒工作者、香港人際口才學會創辦人
周星馳在電影《功夫》中所向披靡,事實「大家都係咁打,贏就贏在速度」;這與我的座右銘「致勝之道,在乎速度」殊途同歸。
屋邨出身的我,少時視新年𢭃利是乃一年一度的個人籌款,新年前早已作多方部署,要快人一步,例如頻向鄰居打招呼,在升降機禮貌地向人家叫聲「早晨」等,目的是博取好感,之後就袋袋平安;又如賣旗,必須往人多處鑽,一見人家「耍手擰頭」,就即刻另覓目標,最緊要快……我受香港式教育,現實點說可能是現實、市儈或斤斤計較,但積極點看,卻能把握時間,短期內得到成就感,獲得激勵,這都是拜我的「刻意製造經歷」所賜。
我轉工速度快如走馬燈。19歲預科畢業後,本欲做中學老師儲點錢後再求學,卻當起訓導主任來,半個學期後升為副校長,但同年轉至商台做主持,後有點意外地被公司派至英國,接受為期九個月的專業廣播文憑課程訓練,歸來後竟做了商台橋頭堡早晨節目的主持人。
……………………
我喜歡拓闊自己的行內視野,盡快加入不同公司工作,以第一身去主動了解,「用速度密集豐富自己經歷」,使自己講、寫、行政、幕前幕後俱能,在傳媒界「無孔不入」。
之後20年間,我曾為多間電台、電視、海外傳媒等機構工作。我一直快速適應環境,以專業態度投入角色,結果是我的傳媒經驗豐富了,亦強化了企業培訓資格。我的轉工大前提是「某崗位工作已完成咗,已經差不多發揮到,就會盡快轉工去增強自己功力」,此刻我醉心的「功力」是新媒體如寬頻、巴士、戶外、新聞網上版及電話版等。我自信曾涉獵多種傳媒,擁有舊媒體經驗,可將新媒體效果發揮出來。
……………………
我亦於1982年開創「人際口才」訓練課程,於香港藝術中心創辦「廣播藝術研習班」,後馬不停蹄在各大專院校校外課程部及各大社團機構策劃「人際口才」訓練課程。當年有人質疑我:「口才都有得訓練?你唔好呃錢噃。」事實我起步後就如跑100米,沒可能回頭,今天的世界就是互相溝通,如銷售技巧、公司內外、學校、親子等比比皆是。
這兩年間,政府高層、部門要員、銀行、保險、大企業、學校和傳媒等都是我的口才訓練對象,一海關阿Sir曾問我:「你訓練記者點問我哋,又教我哋點回答,咪即係自己打自己?」我就說:「最終都係鬥你哋嘅情緒管理,語言應對,嗰件事件嘅真相,同阿Sir你想講幾多嘢。」
……………………
或者有人說我做事不夠專注,但我只是轉工,而非離開傳媒界,基本上仍是專一的;至於被指是工作狂,我以為某程度上是好事,因「一場嚟到呢個世界,要狂熱先至有成就,要做一杯濃郁嘅咖啡,就不枉此生嘞」。
我對時下年輕人有一些忠告,就是盡快找到自己的興趣,盡快努力,「要諗住自己會係未來呢方面嘅專家,成為一代宗師」,至於因沉溺打機,致令經常睡眼惺忪,無法接受訊息的則最浪費時間,他們其實也可潛心研究如何成為遊戲設計師。我強調「一係唔學,一學就畀心機,學快啲,盡量將你嘅力集中一點,好似李小龍嘅截拳道咁,要快,有速度,速度就係所有嘅嘢!」 記者:李劍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