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衞珍藏品 險與妻反目

捍衞珍藏品 險與妻反目

「收藏品珍貴之處,係佢哋識講故事。」香港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張順光說,一張電車票上的日期、價錢,反映當時的社會及經濟狀況,拿着兩張不同年代的車票比較,就像上了一堂歷史課。
18年前迷上電車與天星小輪的張順光,家中兩個書房擺滿收藏品,幾乎夫妻反目,但他仍捍衞興趣,「電車同天星小輪,係香港最悠久嘅交通工具,坐喺上面係享受人生。」中環天星碼頭的老舊鐘樓快將拆卸,無數人失落,但他說鐘樓其實早已拆掉,「𠵱家嘅鐘樓只有50年,原裝鐘樓一早拆咗。」
同在今次展覽借出珍藏的吳邦謀,自封是全港最瘋狂的「航空迷」,25年來網羅無數航空相關物品,包括絕版1950年代的泛美航空機票、1930年代的中國航空行李標貼、1970年國泰CV880宣傳海報等。現時是機場管理局助理值勤經理的他,質疑規劃署打算炸掉啓德跑道的構思,「好大個問號。」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席陳捷貴期望,透過展覽讓市民緬懷這批珍貴「交通古蹟」,提高對香港歸屬感,「政府成日話強政勵治,但保護古蹟政策、保留集體回憶方面,明顯落後於民意。」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