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美國科技股可望回勇

投資名言:美國科技股可望回勇

上星期,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試12000點水平,是道指於110年前成立以來的有紀錄新高。回看過去美股的走勢,道指於1999年5月3日首次收高於11000點,之後用了超過7年時間才能由11000點升至12000點水平。

今年7月初至今,道指累積升幅達10%,但筆者認為,美股仍具上升動力,預期未來6至12個月,可望錄得10%至14%的回報,當中科技相關的股份,可望扭轉過去的弱勢。
筆者於今年6月底在本欄提及,投資者低估了美股的盈利增長潛力(詳見6月29日本欄),近期公布的多間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第3季度業績顯示,儘管部份科技企業業績倒退,但仍高於分析員預期。以晶片製造商英特爾為例,第3季盈利倒退35%,每股盈利有22美仙,但仍高於巿場預期的18美仙水平。在設備使用率下降的情況下,毛利率卻錄得升幅,英特爾更預期,第4季的毛利率可上升100基點至50%。
另一大型科技股國際商業機器,第3季度收入和毛利亦有所提升。在硬體業務方面,大型電腦主機體和企業記憶體儲存業務的營業額,分別錄得25%和14%的按年升幅,主機體業務的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增加200個基點,達60%。

大企業毛利改善

筆者曾在本欄分析美國總統選舉周期和美股表現具有甚高的相關性,在國會中期選舉往後15個月,美股往往能錄得理想的表現(詳見10月1日本欄)。在這段期間,美國股票巿場出現兩大趨勢:(1)美國資訊科技行業的股票,往往是最大的受惠者。自1962年起的11個總統選舉周期中,美國半導體、科技硬件和軟件等3大行業,這些高啤打系數的科技股,成為表現最佳的股票類別(見圖)。(2)增長型股票表現優於傳統的價值型股票。

美股後巿續看好

在就業巿場和企業盈利持續增長的情況下,相信會有助增加對資訊科技產品及服務的需求。在花旗集團的環球股票模擬投資組合中,亦調高了軟件股的投資評級,由「減持」調高至「增持」。現時該模擬投資組合,增持了不少增長型的股票類別。除此之外,還包括生物科技、環球銀行股和從事經紀業的股票。
總括而言,雖然美股已升至新高,但現時投資者情緒指數仍處於悲觀水平,加上多項領先指標均顯示,美國經濟放慢但不會陷入衰退,因此筆者繼續看好美股,並認為美國科技股的表現可望有改善。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