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移植解碼 非全身麻醉復原較快

骨髓移植解碼 非全身麻醉復原較快

提到骨髓移植,很多人都會想起全身麻醉、用大針筒在盆骨抽取骨髓的畫面,其實,本港20年前已開始使用非全身麻醉的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s),成效與傳統骨髓移植無異。
香港大學骨髓移植中心主管梁憲孫解釋,傳統骨髓移植是替捐髓者全身麻醉,然後在其盆骨抽取數百毫升骨髓,手術後針口會有輕微不適。至於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方法,是替捐髓者連續五天注射激素,將其血幹細胞從骨髓移動到血液中,然後透過插在手或頸側動脈的喉管將血液引入一部電腦操控的細胞分隔儀器,將幹細胞抽出,剩餘的血細胞則會回流到捐髓者體內。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不用全身麻醉,但需分開兩至三天進行,每次五至六小時。
至於對病者而言,接受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復原進度較快,惟出現慢性排斥的機會較多。
目前,本港每年約有150宗骨髓移植手術。梁教授稱,兩種移植宗數各佔一半,捐髓者有權要求選擇哪一種捐髓方法。

本港每年約有150宗骨髓移植手術,捐髓者有權選擇捐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