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專家前天(周四)發表報告,指全球海洋受污染影響的「死亡區域」,兩年內暴增34%至200個。最新被列為「死亡區域」的水域,包括中國珠江和長江河口,嚴重威脅捕魚量。
水含氧少 魚類難生存
所謂「死亡區域」,指該處水域營養豐富,尤其是磷(phosphorous)和氮(nitrogen),令浮游植物大增;當浮游植物死亡後被微生物吃掉,會大幅消耗水中的氧氣,令水中生物難以生存。「死亡區域」不斷增加,科學家歸咎於農業化肥、工業及住宅污物,及礦物燃料燃燒所致。
聯合國官員指,水含氧量減少,對魚類、蠔及其他海洋生物都構成威脅,最終令魚穫劇減。
近年「死亡區域」不斷增加,除了中國珠江和長江河口外,連一向環境亁淨的北歐亦無法倖免,芬蘭的ArchipelagoSea亦被列入最新的「死亡區域」之中,假如情況持續惡化,全球再難找到一處淨水。
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