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公事又到台北一趟,迎接我的車中有一份報紙,拿來一看,是台灣版的《蘋果》日報。外貌、顏色、編排,和香港的一模一樣,不看大標題,還錯覺為香港報紙。
首版刊登的,以為是倒扁的新聞,原來卻是一個棒球明星王建民的彩色照片。施明德的在第六版,可見台版《蘋果》對政治,並不關心。
廣告這裏是以地產商的為主。
國際萬象版,則與香港用的照片一樣,只是有張拍朱古力摩天樓的,慢了四五天。其他內容,可比台灣所有的報紙豐富。怪不得銷紙已爬在《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前面。
台灣傳統報紙實在是一個悶局,那麼多年來沒有改變過,當今給台版《蘋果》那麼一搞,大家也拚命增加篇幅,活潑了起來,也是好事。
娛樂名人版上登的,當然全是台灣熟悉的明星歌星,有些在香港也有人認識,像言承旭、蔡依林和周杰倫。少不了的,是令人作嘔的許純美,她無處不出現,當今發表要參加競選台北市市議員。
財經版談的公司,高科技比地產多。台灣在這方面完全比香港進步和發達,但股票市場給阿扁那麼搞法,再高的科技,也救不起來。
體育版報導的,已給社會新聞的首版搶去,故頁數不多,不像香港那麼拚命報導足球賽。沒有馬經版,因為台灣不賽馬。
副刊版的一日遊,報導的是台北淡水河左右岸,也有一版講美食的,服裝化粧品少不了,而《名采》只有半版,打出逢周六至周四刊出的橫條,為什麼不亁脆說星期五休刊?台灣人就喜歡把文字拉得愈長愈好。
台灣文字,有時候看起來,每個字都懂,就是不知道內容要講的是甚麼,台灣《蘋果》沒有這個毛病,已很可貴。
但是,有些字眼,用閩南土語和日本話去解釋,也關連不起。有個大標題,說「嘿咻太激情,吸破妻耳膜」,那個「嘿咻」,看了老半天看不懂,原來是「做愛」的意思,這跟台灣人來了看到港版的《蘋果》的「情侶麥記依挹」一樣,也是摸不着頭腦。
網址: http://www.bobote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