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策略:牟利非牟利都報

家長策略:牟利非牟利都報

明年幼稚園幼兒班(K1)的報讀期已接近尾聲,但特首於上周三公布在明年推行幼稚園「偽學券制」,擾亂家長部署。針對目前不明朗情況,有升學選校專家建議家長同時報讀牟利和非牟利幼稚園,到明年才作最後決定;若心儀某些私立或直資名小學,則應為子女繼續報讀一些傳統上較多學生被取錄的幼稚園。
「偽學券制」的具體執行細節要待本年底才落實,教統局又預計會有150間牟利幼稚園會轉為非牟利,同時又有強烈意見要求讓牟利幼稚園的家長也可享學券,以致存在不少變數。

要讓小孩讀得開心

長子阿Nick明年將會讀K1的將軍澳家長馮太昨表示,已為兒子報讀牟利幼稚園如根德園和國際英文幼稚園(St.Catherine's),又報讀非牟利的基督堂和培正。她強調選校時着重學校能否讓小孩讀得開心和課程深淺程度適中,不會為了學券。另一位將軍澳家長李先生為幼女報讀非牟利的基督教宣道會茵怡幼稚園,原因是長女在這校畢業,並非因學券。
升學選校專家趙榮德認為,家長暫時的策略是同時報讀牟利和非牟利幼稚園,待最終方案落實後才決定入讀哪一間。有開辦幼稚園面試班的機構ChurchillChamber導師Annie提醒家長,要考慮將來會否為子女報讀私立或直資小學,因這類學校自行收生,他們傳統上會偏好某些幼稚園的學生。如要入讀拔萃女小學和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讀根德園、St.Catherine's和基督堂幼稚園會有利;要報讀聖保羅男女小學,則讀聖公會、維多利亞和寶山幼稚園有利。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