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鐵上蓋項目恢復招標及發展商過去兩年多積極增加土地儲備下,令今年首3季的住宅施工量大增至1.59萬單位,超過03至05年每年全年之數。另外,發展商今年放慢售樓,導致未售現樓及樓花存量創04年第3季有紀錄以來季度新高,達6.5萬個。業內人士估計發展商本季會積極清貨套現,料樓價會跌10%。
業界料價格下跌一成
房屋局公布,截至今年第3季未售現樓達1.9萬戶,未售樓花則4.6萬單位,合共6.5萬伙,創04第3季有紀錄以來季度新高;而施工量則報1.59萬伙,為02年有1.78萬伙以來的新高。落成量有1.21萬個,為05年1.73萬個的69.9%。
世邦魏理仕估值及諮詢服務部執行董事余錦雄指出,發展商一直維持以高市價賣樓策略,減低買家入市意欲,但又要繼續建樓,故施工量及累積未售單位不斷增多。他估計,發展商如要維持公司每年盈利表現,未來一季仍會繼續減價賣樓,預計樓價本季跌10%內。
理大指買家嫌樓價貴
此外,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許智文表示,今年發展商基於息口走勢,及樓市放緩影響,首3季並不積極賣樓,因而導致大量貨尾積存。另一方面,樓價過去兩年多又急升至高水平,市民或小投資者入市態度變得謹慎,理大早前公布的BRE信心指數下跌原因之一,便是市民認為現時樓價過高。然而,發展商現時的收入已開始多元化,如來自房地產基金、內地發展或收租物業等,並非完全依賴賣樓,未來仍維持高價賣樓,但面對市場承接力弱問題,故本季仍會收窄一手定價與二手價之間的差幅,造就減價的後果。
另外,由於政府03及04年停止賣地及兩鐵上蓋項目供應,大幅削減土地供應,令該兩年的施工量急跌。之後政府重新賣地,兩鐵又於去年恢復上蓋項目招標,至今標出5個大型項目,涉及單位接近1.5萬個,另發展商近年經私人市場或跟政府補地價所得土地,可建單位又超過2萬個。
中原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今年首3季施工量已多過05年全年數量,預計全年可達2萬個,扭轉過去5年連續低於2萬伙的偏低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