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求職陷阱 六人判囚及頒刑事破產<br>購豐胸丸轉售52婦被呃

設求職陷阱 六人判囚及頒刑事破產
購豐胸丸轉售52婦被呃

【本報訊】詐騙集團成立空殼公司設下求職陷阱,登報招聘低職位員工,向應徵的中年婦吹噓轉售豐胸丸及瘦身丸等產品有利可圖,游說她們私下入貨再轉售,涉共誘騙52名婦人達268萬元,其中六名騙徒早前被裁定兩項串謀詐騙罪成,區域法院暫委法官杜大衛指案件計劃周詳及有組織,須判阻嚇刑罰,判六人入獄2年8個月至5年,同時頒下刑事破產令,有助事主追討賠償。 記者:陳詠詩

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組總督察蕭唯誠指,今次判刑具阻嚇作用,呼籲求職者搵工時要小心,遇有不合理要求、不斷游說投資或指投資有高回報,應當小心及與家人商量,或向消委會及勞工處查問,切勿將畢生積蓄,付諸騙徒之手。
蕭唯誠又指為壓抑求職騙案趨勢,商罪科、勞工處及消委會有特定小組打擊騙案,今年暫時只錄得一宗以同類型手法的詐騙案件。

成立空殼公司招聘

本案原有16名男女被告,分別被控三項串謀詐騙罪名,指他們成立三間公司騙財,涉誘騙52名婦人達268萬元。經審訊後,法官裁定其中兩間為空殼公司,有詐騙成份,牽涉28名事主,並裁定其中男被告呂紹箕、周智勇、李志安、胡文光及女被告何麗珊罪名成立,另一男被告曹偉文則早已認罪,6名男女被告年齡25至44歲,為案中重要人物。
警方指,案中事主多為40至50歲、工作經驗淺的婦女,事發時正值02至04年間經濟不景,很多主婦出外搵工。案發02年5月至04年5月間,詐騙集團分別成立「福生貿易有限公司」及「寶豐國際發展公司」兩間空殼公司,登報招聘辦公室初級文員、辦公室助理或清潔工。
控方指,詐騙集團要求應徵者出席健康產品講座,席間安排幾名「假應徵者」在事主面前「互相扯貓尾」,扮演公司職員的騙徒,會在有意無意間翻開豐胸丸及瘦身產品來貨及市場售價,跟「假應徵者」互相吹捧私下轉售健康產品有利可圖,表示認識導遊,有途徑以高價出售產品到外國,游說事主購入產品再轉售圖利,當事主紛紛拿出真金白銀入貨後,騙徒又假稱沒有國外許可證為由,取消交易。最後,公司藉「跟客戶私下交易」為名,解僱事主。

警:不應隨便簽約

警方防止罪案科行動組高級督察葉靜嫻提醒市民,騙徒利用空殼公司行騙,多會花錢將公司豪裝吸引客人。為免受騙,市民應從多方面打探,例如向大廈管理處或附近商戶查詢公司是否新開?如被要求一筆過付巨額金錢買貨,應提高警覺,要先看過實物,但如果是藥物,應先諮詢醫生意見;更不應隨便簽合約。
案件編號:DCCC8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