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童服過量撲熱息痛肝衰竭

兩歲童服過量撲熱息痛肝衰竭

【本報訊】近年因私家醫生錯誤處方藥物,導致病人嚴重不適個案時有發生。一名2歲幼童,因私家醫生非法處方未經註冊的藥物,導致她吸取過量撲熱息痛,出現急性肝衰竭,一度徘徊在生死邊緣,經醫生多番搶救後,才逃出鬼門關。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總監崔俊明表示,政府應加強監察醫生的處方,及引入醫藥分家,確保病人健康。

全身抽搐神志不清

該名2歲女童,於02年一個晚上,因全身抽搐及神志逐漸不清,被母親送入律敦治醫院急症室,之前她因持續兩天患上呼吸道感染,向私家醫生求診,獲處方多種藥,包括抗生素及止嘔藥。她入院時身體非常虛弱及疲累,經初步治療無效,被轉送到瑪麗醫院。其後她病情惡化,需送入深切治療部插喉,輔助呼吸,她的腎及肝功能受影響,並出現急性肝衰竭,血糖過低及癲癇發作。經化驗她服食的藥物後,才發現她服食過量撲熱息痛。女童經治療後,昏迷3天才蘇醒,留醫10日出院。參與研究的香港中毒諮詢中心副顧問醫生陳耀祥表示,正常情況下,兒童每天每千克體重,最多只可服食90毫克撲熱息痛,故份量必須小心處理。撲熱息痛中毒後8小時內,可服解藥治療,但最初病徵不明顯,往往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