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工人:慘不忍睹<br>天水圍公園逾百魚死亡

清理工人:慘不忍睹
天水圍公園逾百魚死亡

【本報訊】天水圍公園昨晨發生「命案」,晨運人士發現公園內比香港大球場面積還大的人工湖,在一夜間變成屍橫遍野的死池,湖內近九成疑善心人士放生,包括有錦鯉及金魚等的逾百條大小魚兒死亡,公園職員得悉後,立即召清潔工人撈走湖中死魚,被撈走死魚要用多個大型垃圾膠袋載走。至於大量魚兒死亡有待調查,康文署再三強調,該池並非魚池,是禁止市民將魚放生及餵飼。
天水圍公園位於天水圍新巿鎮的心臟地帶,佔地14.8公頃,鄰近天瑞邨、天耀邨、嘉湖山莊及嘉湖銀座等住宅區。公園由前區域巿政局及私人機構合資興建,於1997年1月16日全面開放給巿民使用。天水圍公園以亞熱帶為設計主題,園內的噴水池及水景設施締造了「天」和「水」的意境,以配合「天水圍」這個名稱。公園內的「人工湖」有逾9,000平方米,比香港大球場的面積大,其中一角闢有放船區。公園開放時間為早上8時至晚上8時。
公園的一名經理及清潔工人表示,人工湖內有多種魚兒,包括有錦鯉、金魚及鰂魚等,但並非為康文署飼養,是啟用至九年多來一些市民將不飼養的魚兒放生棄於湖內,累積至今湖內魚兒相信有數百條。約兩個多月前,湖中亦曾發生魚兒死亡,但死魚之多,不及今次這麼多。
昨晨6時許,有晨運人士到公園的人工湖邊晨運時,發現湖內有大量死魚浮在水中,其中在放船區一角死魚特別多,只有小量魚兒游弋,遂立即通知有關人員。公園職員接通知到場後,遂派多名清潔工人落湖中將死魚撈走。在一個早上,清潔工人已在湖中撈起逾百條死魚,全部分載於七至八個大型黑色垃圾膠袋中運走,部份死亡鯉魚長達呎餘。有清潔工人更表示「撈到手軟」及「慘不忍睹」。

無法例禁市民放生

康文署稱,該偌大的池是用作靜態觀賞,不是養魚池,早已在池旁豎立告示牌,呼籲市民勿私自將魚放生和餵飼,由於池水過濾系統由機電署負責,康文署已通知機電署,協助調查肇事原因是否與過濾系統有關,他們一向注視池水的衞生情況。另一方面,本港只有法規禁止市民棄置貓狗等哺乳類動物,但無針對棄置寵物魚或龜的罰則。漁護署發言人表示,任何人如在不得已情況下棄養寵物,包括錦鯉或金魚等等,均可送交漁護署的動物管理中心處理,但發言人呼籲市民,在養寵物前應經仔細考慮。
天水圍區議員陸頌雄表示,不少市民不清楚園內水池設立目的,因而誤會該處放生魚兒。他認為事件中當局要負部份責任:「老實講,連我都唔知嗰度係唔養得魚嘅!如果個個都去放生魚,啲魚繁殖又會衍生更多問題。」

比香港大球場面積還大的人工湖,發現大量死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