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繼續炒股不炒市,恒指下跌,卻無礙其他股份的升勢。中央一句宏調取得初步成效,國內地產股立即全面報捷,但升幅之急,有點出乎意料之外。現在炒股,資金每日追逐一個主題短炒,總之有消息就大炒特炒,好像一日炒國內銀行股,一日炒商品股,昨日炒國內地產。那麼,今日會炒甚麼?不知道,要短炒圖利惟有貼市留意即市訊息,當然還要加一點勇氣。
有人說現在有點像97年紅籌國企熱炒的時間,只要散戶夠膽肯博中資股,總有不俗的斬獲。不過,目前中資股雖然熱炒,但與97年的情況仍相去甚遠,當日的紅籌國企基本因素很薄弱,炒的只是注資概念,因而令股價有無限憧憬。現在不論紅籌及國企,都有業績支持,炒概念,只是一種錦上添花的動作而已。
再者,猶記得97年時,不像現在一格一格的掃,當其時有些豪氣的經紀,一出手就是清板,相對當時,目前仍算理性。講完歷史,是否代表現在市場仍然理性,現在跟炒風險不大?回答此問題之前,我會先分開市場風險及個人風險。市場風險的高低,未必可全參考歷史。97年的風險是股票被過度追捧,而今日雖沒有97年時的隱憂,但市場的風險卻以另一形式出現,就是衍生工具的盛行。現在每日窩輪的成交高達百億,由於它們是有槓桿效應,換言之,如將之化為實際股票成交,港股的整體成交是遠超400億元之上。
急升暴跌隨時見
觀乎過去一個星期,港股整體而言算是在高位整固,好淡正在角力,衍生工具市場沒有甚麼大問題。不過,一旦出現走單邊市的情況,不論是急升抑或暴跌,一定會引發極大的波動,持有衍生工具重貨而看錯邊的,可能要「打靶」離場,屆時市場會陷入混亂之局,根本不可能用基本因素去解釋股票或指數的走勢。正因我擔心此局面的出現,所以多次建議如看不通的朋友倒不如靠邊站。
至於個人風險的高低,真的是很個人。有些投資者可能之前已有不少斬獲,在純以利潤炒賣,既然本金已保,現在點炒都是沒有大風險。反之,有些人之前錯過了入市時機,沒有足夠的利潤支持,現在入市圖攞彩,則無謂了。
提及97年,不得不提光大控股(165),當年此股曾令不少投資者如癡如醉。此股前日在憧憬旗下光大銀行因獲注資而分拆上市在望,致股價急升,不知多少年頭,未見過光控有此表現了。記得年中光控在4.5元的時候,曾在電台及專欄建議買入此股,原因是炒QDII,光控的概念及得益最大,雖然今次的升勢是炒其他因素,但姑勿論如何,如低位買入此股的朋友,應繼續持有,因為如落實分拆光大銀行上市,絕對是未到價。但持有此股的朋友,要有心理準備此股短期仍會如昨日般,股價表現有如坐過山車。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