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偉─天梯上的赤裸

沈偉─天梯上的赤裸

從沒見過像舞蹈《天梯》出奇的慢,更不曾遇上像《春之祭》舞蹈員的身體一樣,如一條條變化無窮的蛇形線條,令人禁不住動筆一一記下種種動作。我終於明白,為甚麼沈偉會成為震動歐美的舞壇才子,因為他的確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舞蹈語言。
記者:馮敏兒
攝影:周旭文、何家亮

就是沈偉自己也承認:「這是最新的技術,連動作、編舞的方法都是全新的!在紐約生存是很不容易的事,因為你不是跟美國人競爭,而是跟全世界的人競爭。這兒每晚都有超過十個來自全世界的全新演出,觀眾出名挑剔,還有影響力非常巨大的評論家、大報紙,擁有絕對的生殺之權!」但沈偉還是在紐約創辦了他的「沈偉舞蹈藝術團」,11位固定的舞蹈員,還有進進出出的許多藝術家,在美國已算是非常大的現代舞蹈團,未來的演出已安排到2009年。

《聲希》《天梯》誕生了中國舞壇巨星

在美國的頭幾年都是在研究讀書,從沒想過會創辦自己的舞蹈團。改變他命運的是在2000年,沈偉被邀請參加美國舞蹈節的國際編舞家委約節目,他們給他經費,讓他從600多個全職舞蹈員挑選12個,用6個星期時間排練,創作了《聲希》(Folding),《天梯》的前身。全新經驗的現代舞演出,不但在紐約一鳴驚人,連歐洲各地亦引起哄動,非常成功。
《天梯》(NeartheTerrace)雪白的寒光,赤裸上身的舞蹈員如希臘神話中的神像雕塑,以異乎尋常的慢,在天梯前登上走下,如詩如畫的細節、微妙的生活瑣事。沈偉說:「雖然音樂有點傷感,但其實是在那個地方發生的所有關於生命的美好回憶、生之喜悅。」
他自言:「當時我正在研究日常動作的含意,探索這些動作與舞蹈技巧和表演時的各種感應有甚麼關係。我從中軸控制的簡單動作開始,用心探究這些動作與空間、時間及視覺元素的關係。我把初步概念所得凝聚成《聲希》。繼續探索下去的期間,我研究了比利時超現實畫家德爾沃(PaulDelvaux)的作品。我覺得他的畫在很多層面上很接近我那時期正在探求的各種感覺,他的畫作可謂《天梯》的靈感來源。」

《春之祭》再陷一城改寫歷史

相反瘋狂地比劃空間的《春之祭》,則全程都發生在沈偉親自製作的13公尺乘14公尺的巨幅畫作上,同樣改寫了這齣20世紀初期的經典舞蹈和音樂的進程。
「我第一次聽史達拉汶斯基的《春之祭》,是1989年在中國,當時已被豐富樂章而引發感情激盪的質感迷住。此後12年,我腦海中不時對這首樂曲萌生創作意念。到了2001年初,我終於開始深入研究這首作品。」他說,史達拉汶斯基是音樂史上很重要的一個人。《春之祭》沒有一個正規的古典節奏,聽來好似亂七八糟,卻叫人們不得不重新思巧音樂,影響了他以後的所有音樂家。本來音樂背後有一個少女被選為犧牲品的悲劇,但沈偉則全沒有理會故事:「我不是一個感性的藝術家,他是如何創作這首樂章,才是我感興趣的地方。」他選取曲中的旋律和節奏,創作了一個完全不一樣屬於沈偉的《春之祭》。「我略過了樂曲訴說的故事,我仔細聆聽樂曲後,選定了數種與音樂性質相符的體位系統和動作意念。這些具體素材是探索動作的基礎,也構成舞中的各種動作:延留、軸心轉移、動量、旋轉、旋體等,而關節、肌肉、神經的牽動也經過深入的探索。」

《二進宮》把難聽帶返現世

現在他又對古典戲曲《二進宮》深感興趣,那首連外國人甚至中國人都覺得好難聽好難睇的戲曲,就是唱唱唱,但他找到了一個起死回生的方法,他說:「那些可以邊唱邊說故事的清唱音樂傳統,惟中國獨有,擁有很高的水準,更早已得到充份的發展。」《二進宮》同時語帶相關,即「第二次進入帝國」好為他的返國之路鋪排。明年就會在歐美演出。
但他否認是從事傳統藝術,「我不是處理中國傳統藝術,我只是做一個現代舞作品出來。有需要的時候,我才會從裏面提煉出一些有用的元素。」

《春之祭》

《天梯》

整體視覺效果強

「沈偉的戲曲背景令他早已掌握翻騰的技巧,舞蹈的基本技巧他很快就能上手。他早期戲曲作品的節奏感與舞蹈有明顯分別,給人好新鮮的感覺。加上他本身繪畫,所以他很重視舞台上的視覺效果,通常我們跳舞會先從動作入手,才想其他的配合,但他會把動作、布景和道具一齊思考,所以整體性好強。」

曹誠淵
城市當代舞蹈團團長兼沈偉恩師

他變成了那個角色

「94年我的《九歌》重演,裏面有個好重要的角色「巫」,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角色,雖然對沈偉的纖瘦外形沒信心,但他比較聰明,就想一試,點知一試就發覺適合到不得了。他可以把自己投入到一個狀態,完全變成了那個角色!那次重演,他對我的創作有好大幫助。連我都未知要甚麼,他好像已經知道我要做甚麼!」

黎海寧
著名編舞家

跨媒體的舞蹈家

「10多年前他已很有才華,堆滿一房間都是他的畫作。他更是個有趣的哲學家,我是個非常感性的人,而他則很內斂,但我們卻能成為好好的朋友。很少一個編舞家能自己設計衫、布景和道具,那種跨媒體的能力就令我很羨慕。當年我在城市當代舞蹈團也是重要舞蹈員,他靜靜留意我的舞蹈,然後提點我有甚麼可以改進,這在同事之間極難得。」

王廷琳
著名編舞家及沈偉好友

「慢」的戲味

「沈偉10多年前隨廣州現代舞團來香港演出時,看過他創作的《不眠夜》,裏面有張打直的大床。他不像其他人總是帶有好多中國舞或芭蕾舞的影子,他身體的感覺明顯遠離那個傳統。以舞蹈來說,《天梯》的確算慢,與日本的「舞踏」的慢相似。但慢,也令外在的動作轉化成心理狀態,一種『戲味』,跟跳得靚迥異。」

梵高(吳偉碩)
評論家和劇場工作者

沈偉小檔案

中國湖南出生,自小就喜歡跳舞和繪畫,9歲學習戲曲,78-89年湖南湘劇團。89年他毅然離開鐵飯碗一般的湘劇團,加入當年中國首個現代舞團「廣州現代舞蹈團」。91年他看過舞蹈家黎海寧的《不眠夜》,自己也創作了一隻《不眠夜》獨舞,94年他當上黎海寧《九歌》的主角。95年獲「尼可拉斯/路易斯舞蹈實驗室」獎學金,移居紐約。00年在美國舞蹈節憑《聲希》一鳴驚人,被視為開創現代舞一個全新的領域。同年他在紐約創立了「沈偉舞蹈藝術團」,在競爭激烈、評論尖酸、觀眾挑剔的紐約立於不敗之地。《春之祭》於01年底排練。

沈偉的舞蹈和繪畫

《春之祭》與《天梯》今、明兩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7:45pm上演。
票價:$120、$160、$260、$360
沈偉的最新繪畫作品現已於香港文化中心大堂展出至11月1日。
沈偉將於明天下午3時,在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AC1以英語及普通話隨談他的編舞及繪畫作品。
節目查詢:23701044
沈偉舞蹈團網址:www.shenweidancearts.org/

■「畫賣得好,倒不比我的舞蹈好賣!現在排演的演出已到2009年。」

現場演奏世紀經典《春之祭》

除沈偉舞蹈版本的《春之祭》外,香港管弦樂團總指揮家艾度.廸華特亦會率領香港管弦樂團,演奏史達拉汶斯基Stravinsky原著的《春之祭》。1913年於巴黎首演時曾鬧得滿城風雨,極愛與極恨的觀眾在台下大打出手,舞台上的更有現代舞之神尼金斯基,同時改寫了現代舞和現代音樂的歷史。曲中脫韁的複雜節奏和極端的技巧難度,經過整個世紀後,仍屬指揮家和管弦樂團的棘手項目。然而對聽眾來說,卻是次極盡緊張刺激的體驗。
同場還會演奏阿當斯名曲《尼克遜在中國》,而陳其鋼的《蝶戀花》以九個樂章描寫女性的不同面貌,將傳統京劇和交響樂渾為一體。
演出日期時間﹕11月9及11日晚上8時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票價:$100、$160、$240、$300

■指揮家艾度.廸華特將在新視野藝術節演出史達拉汶斯基的《春之祭》

Oughttobuy

■由柏因斯坦指揮的《斯特拉汶斯基:春之祭,火鳥組曲》,由倫敦管弦樂團和紐約愛樂團演奏。$110

■另一個柏因斯坦指揮的《斯特拉汶斯基:春之祭,火鳥組曲》,由倫敦管弦樂團獨力擔當。$65

■「斯特拉文斯基精選」TheEssentialIgorStravinsky雙CD,$180。

■由SimonRattle指揮,伯明瀚管弦樂團演出的「斯特拉汶斯基」專輯。$110

HMV查詢電話:230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