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華電力昨日向政府提交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建議選址為大嶼山南面的大鴉洲,預計造價80億元。但六個環保團體聯署聲明反對於該處興建接收站,認為會影響鄰近水域的生態與生物,其中包括受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及江豚。
記者:趙燕婷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梁士倫,昨代表團體宣讀聲明指出,該處水域極具保育價值,更已於02年獲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建議劃為海岸公園,但歷經四年,特首及行政會議仍未作出最後批核,令計劃擱置至今。曾經參與研究把大鴉洲及鄰近水域劃為海岸公園的長春社理事熊永達質疑,政府受到財團的影響而罔顧自然生態的保育,促請當局另覓選址,並立即恢復海岸公園計劃的批核工作。
提議在黃茅島興建
綠色大嶼山協會CliveNoffke指出,位於大嶼山西南的黃茅島已經審批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建議中電可於該處興建輸送天然氣管道,以接駁現有海南島天然氣田至中電龍鼓灘發電廠的管道,不但可減少污染,更可減省成本近半。綠色和平發言人相信,中電若以80億投資風力發電,成本效益會較投資興建接收站更高。
中電稱技術不可行
中電發言人回應稱,已考慮境內外多個不同地點和供氣方案,但以現行方案最為適當。對於Noffke的建議,她反駁指由於氣化天然氣與液化天然氣的成份略有不同,故在技術上不可行。
發言人又強調該公司非常關注中華白海豚及江豚的生態,所以建議在接收站附近水域設立兩個海岸公園,並稱目前外國也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設置在海洋保育區附近,證明兩者可以共存。
中電又建議在大鴉洲島上建設觀景區、觀鳥區、公眾碼頭,並進行文物發掘和保存,在海面建造人工魚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