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營養師樊浚賢(圖)指出,假如一個人的體重只是正常的85%,而他仍繼續節食的話,便是患上了厭食症。除此之外,一些人即使體重過輕,仍然非常害怕自己肥胖,或對自己已屬標準的身形時,仍有不合理的評價,也有可能被診斷為患上厭食症。長期患者的消化能力會受影響,可能一進食就因不能將之消化而嘔吐,令身體更加營養不良。長遠更可引致低血壓、心跳減慢、脫髮和骨質疏鬆等情況。
患者應重營養輕份量
患者在康復期間,應重新認識各種食物對健康的重要性,不要只將食物看作成「會使人肥胖的東西」。日常飲食當中,盡量要包含多些不同種類的食物;但礙於曾經長期節食,消化道的功能未能完全回復,所以食物的選擇應以易於消化、吸收及營養豐富為大前提。其次,亦要避免每餐的份量過大,以免引起康復者對食物的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