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正掀起肅貪風暴,由最高人民法院紀檢組和廣東省紀委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已進駐深圳調查多月,至今已有包括一名副院長在內的五名法官被「雙規」(規定時間、規定地點交代問題),涉及金額逾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一名被雙規庭長辦公室被搜出120萬港幣,不排除有涉及港人的官司。
這是繼天津和北京後,中國司法系統中最大的貪污腐敗案。據本港親中的《文匯報》和《大公報》報道,上述僅是深圳司法界中的冰山一角,預期有20多名包括院長級和庭長級的官員將接受調查。消息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蕭揚對事件極度重視,批示要一查到底。
先後被雙規的深圳中級人民法院五名高層包括副院長裴洪泉、新任職民事第七庭(破產庭)的庭長張庭華、民事第四庭(涉外法庭)庭長蔡曉玲、執行庭法官廖昭輝,以及時任深圳中法院執行局二處處長和裴的前妻李慧劉。
庭長辦公室搜出120萬港幣
其中,裴升任副院長之前,曾是羅湖區法院院長。有消息指裴在任職羅湖區法院院長期間生活糜爛,亦有傳其在任內涉嫌違法將法院內重大破產案件,指定判給與自己關係密切的女律師,並將律師費開到2,000萬元天價,其中涉及多宗大型券商等企業破產案,所涉律師費近億元。裴是在上月底在睡夢中被調查組帶走。
據透露,在今年6月6日被雙規的張庭華,是深圳遭投訴最多的法官之一,但同時也是升官最快的法官。他被雙規當日,是其剛上任庭長第一天。張僅以庭長的身份坐在辦公室1個小時即被帶走,調查組人員在他的辦公室搜出150多萬元現金,其中120萬是港幣。
張在1998年時僅是助理審判員,短短8年間已連升四級。深圳司法界盛傳,張事發前曾向一名來往多年的律師打電話稱,自己正處在是否被提拔庭長的關鍵時刻,急需50萬元現金。事後張果然升任庭長。張最引人矚目的案件莫過於用20分鐘迅速處理深圳最大券商大鵬證券的破產案。因此,被人向全國最高人民法院的紀律委員會舉報,引起中央的關注。
香港城大法律系講師梁美芬稱,內地律師收入微薄,容易滋生貪污行為。而中央這次嚴處深圳中院,顯示反腐決心。
本報記者